快訊

Andy哭了!搬離小套房「堅持奮戰到底」:絕不妥協

司法院長提名 柯建銘:檢察官出任不妥 黃國昌:凸顯綠檢調治國

「吉伊卡哇」帶旺 亞灣店面登2024年高雄店王

示意圖。圖/台灣房屋提供
示意圖。圖/台灣房屋提供

魷魚遊戲「英熙娃娃」剛走,日本超人氣「吉伊卡哇」接著降臨,萌翻高雄港灣,單日吸引20萬人朝聖,為高雄觀光再掀熱潮,店面也受惠。

根據實價登錄揭露,距離「吉伊卡哇」所在地約500公尺的仰哲大樓一樓店面,去年12月,以總價9,998萬元交易,換算每坪93.6萬元,為2024年高雄成交單價最高樓店王,也寫下苓雅區實價樓店單價次高紀錄。

台灣房屋高雄站前加盟店店東陳揚智表示,該大樓為高雄知名品牌建商出品,建築外觀大氣,店面臨主要道路五福三路、面寬11米、使用坪數大、且鄰近停車場停車便利,為同路段上具質感且新穎的優質店面。

他表示,該商圈周邊包括近年觀光熱度高的高流特區、愛河商圈、漢神與大立精品百貨商圈,有人潮有錢潮,且未來具備亞灣區開發前景,出租自用兩相宜,相對吸引買家高價入手。

陳揚智指出,該樓店正對高雄女中,鄰近指標豪宅「國硯」,隔壁同社區店面為高雄知名壽司店,一旁就是興富發集團旗下潤隆建設,去年耗資23.38億元買下的成功段基地。

據了解,該店面目前空置中,而前一手租客為精品寢具業者,以該生活圈及店面條件,應頗吸引連鎖品牌或精品業者目光,推估每坪租金行情約1,800~2,000元左右,粗算租金投報率約在2%上下。

台灣房屋集團統計,高雄2024年樓店成交單價第二名,是位於中都重劃區的「上美術」,一樓店面前一手屋主以每坪85.9萬元入手,僅持有約一年,去年5月由室內設計公司買下自用,扣除車位以每坪92萬元成交,價漲近一成。

排名第三,是巨蛋商圈的「采翔天」,去年9月,一樓店面以每坪90.7萬元成交,對比前一手同樣價漲約一成,目前由美甲店承租中。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表示,三大樓店王成交行情,攜手站上9字頭,回顧高雄近年店面成交單價,最高水位普遍落在7~8字頭,僅少數豪宅個案有突破百萬元的實力,9字頭交易更為少見。

近年受房價上漲,加上觀光熱潮興盛,店面市場買氣轉強,成交行情突破8、9字頭比例亦逐步攀升,而高價店面也並非豪宅專美於前,機能成熟、具備商機潛力的核心商圈,同樣展現強勁價值,如地段精華的巨蛋商圈,就有不少小而精貴的金店面。

2024年高雄樓店王TOP3。資料來源/台灣房屋
2024年高雄樓店王TOP3。資料來源/台灣房屋

吉伊卡哇 實價登錄 房價 豪宅

延伸閱讀

高雄海味外銷加拿大 第7櫃啟運

高雄冬日遊樂園已破500萬人次 過年旅宿住房逾8成

高雄連環殺人案 亞灣水域發現疑似屍塊…民眾嚇壞急報警

獨/高雄分屍公寓梯間留「3神秘箭頭」 疑凶嫌棄屍滴落血跡

相關新聞

獨/台塑河靜鋼廠籌組320億大型聯貸案 將在3月簽約

據透露,為政府新南向政策最具指標性投資案的台塑越南河靜鋼廠,近期內將向國銀新爭取12億美元(約台幣320億元)的聯貸案,...

電價漲幅恐達9%?他怕爆:便當可能要賣200元 網直指罪魁禍首

電價再掀漲風!由於立法院砍掉台電千億元補助,導致台電需自行尋求財務平衡,並可能依法爭取合理利潤。原本預計4月電價調漲6%,如今依照電價公式計算,漲幅恐進一步擴大至9%,接近一成,這將是四年來第五次電價調漲。

獨家/懸缺一個月!台灣高鐵董座人選出爐 代理董事長鄭光遠真除

據了解,台灣高鐵(2633)董事長將由現任代理董事長鄭光遠真除。前台灣高鐵董事長江耀宗於今年1月9日卸任,並先由鄭光遠代...

台積電商機!台業者投30億日圓建熊本公寓式酒店 Q2起營運

隨著台積電熊本廠2024年量產,當地經濟發展迅速升溫,商務差旅需求大增。旅遊業者DoMo集團看準商機,2023年挹注30...

台馬第二、三號海纜修復完成 陳雪生促建第四條海纜

中華電信繼3月2日完成台馬第三海纜修復後,昨日順利修復台馬第二海纜,台馬通訊恢復雙海纜傳輸,並以微波通訊作為全頻寬備援。...

本金700萬翻到4000萬!6房投資客5年後淪租屋族 大嘆:沒料到

在房地產市場低迷的當下,一位網友在PTT論壇分享了其近五年的房地產投資經歷,從起初的700萬資產翻倍至4000萬,手握六間房產的高峰,如今卻因現金流問題淪為租屋族。該篇文章一經曝光,立即引發網友熱議,成為近期討論焦點。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