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班日強制特休、老闆不給請假 企業最高可處100萬罰鍰

104人力銀行整理補班日最常見的三大QA,若企業強迫員工用特休假,或是拒絕員工請特休假,都違反《勞基法》,如查證屬實可處2至100萬元罰鍰。 圖/104人力銀行提供
104人力銀行整理補班日最常見的三大QA,若企業強迫員工用特休假,或是拒絕員工請特休假,都違反《勞基法》,如查證屬實可處2至100萬元罰鍰。 圖/104人力銀行提供

2月8日(周六)是今年唯一一個補班日,年後開工第一周就連上六天班好痛苦。根據104人力銀行數據顯示,徵才企業最近一個月刊登的職缺,共有3.2萬個工作機會標註「不用補班」,顯見企業透過特色福利,提升留才攬才吸引力。同時,104人力銀行也整理補班日最常見的三大QA,若企業強迫員工用特休假,或是拒絕員工請特休假,都違反《勞基法》,如查證屬實可處2至100萬元罰鍰。

年後轉職季來臨,根據104人力銀行發布《2024年員工C.E.O工作價值認知調查報告》,求職者找工作評估五大面向:64%評估薪資符合期待、41.4%上班地點交通方便、36.1%獎金制度公平合理、34.4%福利制度佳、31.4%有清楚的管理制度。

缺工潮持續,徵才企業為吸引求職者青睞,陸續祭出「不用補班」的特色福利。104人力銀行線上3.2萬個工作機會標註「不用補班」,依產業,53%集中在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共1.7萬個最多,科技業工作較以任務導向,較能採取彈性班別;若往來為外國企業則不受台灣假別影響。「不用補班」工作機會較多的產業還有批發/零售/傳直銷業3,100個、一般製造業2,325個。

同時,104人力銀行也特別整理補班日最常見的三大假勤問題,讓上班族秒懂企業作法是否合理。

Q1:補班日股市休市、因沒業務要處理,公司強迫補班日放特休假,可以嗎?

A:不可以,現行《勞基法》規定,「特休」、「補休」皆屬勞工權益,應由勞工自主安排,雇主不可於指定日期強制員工使用「特休」、「補休」休假,否則將會違反《勞動基準法》規定,查證屬實將處2至100萬罰鍰。

Q2:補班日不想連上6天班,想請特休,卻被公司以業務繁忙不准假,可以嗎?

A:不可以,當勞工排定特休後,企業只有「具備企業經營上之急迫需求」且「已與勞工協商調整」,才能變更勞工排定之特休日期。除非「勞工如於所排定之特別休假日期休假,將同時嚴重影響資方之營業自由,致生資方或第三方之重大損害而顯然失衡」,雇主才可單方否決勞工排定特休。若不准假,將會違反《勞動基準法》規定,查證屬實將處2至100萬罰鍰。

Q3:補班日因家中小孩還在放寒假需要照顧,能請家庭照顧假嗎?

A:可以,補班日當天有照顧小孩需求,可向公司申請家庭照顧假,每年以7天為限,公司不得拒絕但無薪,超過7日則可改申請事假。

人力銀行 特休假

延伸閱讀

補班日不上班!4代工廠明放假 「這家」加碼有薪活力假

烏龍麵10元、韓式炸雞半價!6間「補班日餐飲優惠」

4大超商再推「補班日」優惠 咖啡買1送1、茶葉蛋10顆99元

買一送一追! 2025唯一補班日「咖啡手搖飲+冰淇淋」優惠集合 星巴克「第2杯半價」喝起來

相關新聞

光陽內鬥 董事長柯勝峯宣布不續任

機車大廠光陽去年才邁入六十周年,公司將於下周三(十六日)舉行股東會全面改選董事,經營權之爭卻浮上檯面。光陽董事長柯勝峯昨...

獨/台塑河靜鋼廠籌組320億大型聯貸案 將在3月簽約

據透露,為政府新南向政策最具指標性投資案的台塑越南河靜鋼廠,近期內將向國銀新爭取12億美元(約台幣320億元)的聯貸案,...

電價漲幅恐達9%?他怕爆:便當可能要賣200元 網直指罪魁禍首

電價再掀漲風!由於立法院砍掉台電千億元補助,導致台電需自行尋求財務平衡,並可能依法爭取合理利潤。原本預計4月電價調漲6%,如今依照電價公式計算,漲幅恐進一步擴大至9%,接近一成,這將是四年來第五次電價調漲。

獨家/懸缺一個月!台灣高鐵董座人選出爐 代理董事長鄭光遠真除

據了解,台灣高鐵(2633)董事長將由現任代理董事長鄭光遠真除。前台灣高鐵董事長江耀宗於今年1月9日卸任,並先由鄭光遠代...

台積電商機!台業者投30億日圓建熊本公寓式酒店 Q2起營運

隨著台積電熊本廠2024年量產,當地經濟發展迅速升溫,商務差旅需求大增。旅遊業者DoMo集團看準商機,2023年挹注30...

改選前出招 第三大股東成關鍵

光陽在努力追趕三陽奪回龍頭寶座之際,董事長柯勝峯卻在董監改選前夕宣布不再續任,甚至把與執行長柯俊斌的理念不合、經營權之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