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王世堅:陳亭妃受的委屈 是掛在胸前的勳章

川普政府爆動用郵局抓移民!神秘單位曝光 幫調包裹照、查IP帳戶

整理包/準備好了嗎?白沙屯媽祖「粉紅超跑」明登轎 日程、禁忌一文掌握

車市今年整體市況「平中有淡」 商用、豪華車扮要角

每一年龍頭車廠和泰車都會在農曆年後發布全年的市場景氣報告,作為對原廠TOYOTA的市場預估與全年銷售的目標。 記者黃淑惠/攝
每一年龍頭車廠和泰車都會在農曆年後發布全年的市場景氣報告,作為對原廠TOYOTA的市場預估與全年銷售的目標。 記者黃淑惠/攝

各大車商看今年車市,相對保守,據了解,每一年龍頭車廠和泰車(2207)都會在農曆年後發布全年的市場景氣報告,作為對原廠TOYOTA的市場預估與全年銷售的目標,此前,指標業界代表多認為今年市場「平中有淡」。

2024年台灣車市在12月在主要品牌持續擴大各種販促活動提升客戶下單意願、衝刺年底買氣下,累計全年總市場登錄台數45.7萬輛,雖然較2023年衰退4.3%,但已是2005年後次高,僅次於去年47.6萬輛的次高。

去年台灣車市表現符合預期,下半年之後車市需求急降,8月之後MG與現代汽車受到國產車自製率影響新車生產與銷售,對車市供需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可喜的是,去年進口車表現強勁,豪華車品牌雙B、保時捷與特斯拉不只12月銷售持續強勁,全年掛牌數更是創下歷史新高,也是台灣車市在下半年撐盤的要角。

對於新年度整體市場的走向,豪華車品牌台灣賓士和BMW總代理汎德汽車都在公開活動時表達了並不樂觀的想法。畢竟全球經濟不確定因素相當高,甚至比較傾向不景氣,再者台灣經歷過疫情後的大量訂單消化。

2023台灣車市規模創下18年以來的新高,2024年則是次高,連續兩年的高掛牌數,「該買的人都買了」,因此買氣相對偏低,再加上2024年下半年因為之前車廠的預期太過樂觀,大量進車,以致愈到年終促銷出清的動作愈積極,這都是造成車廠對2025年車市看法保守的關鍵。

不過車市的表現仍存在許多變數,包括車廠導入新車款的態度,車廠對於新車售價的策略,畢竟對於原本沒有一定要買車的消費者而言,若是新車款合心意,也不排除趕緊「加1」,若是車廠願意祭出足以打動人心的甜甜價,讓口袋不充實的消費者願意勉力而行。

雖然整體市場仍待觀察,不過依據2024年未交車訂單分析,商用車仍將持續成長,Toyota Townace與中華車J Space需求看好,畢竟商用車屬於剛性需求,兼具商用車與休閒用途的輕款,更因入手價較低,可以壓在60萬元以下,對於目前的環境裡,是最具吸引力的產品。

另外,有錢人的世界最不受外在環境干擾,因此豪華車的市場比整體市場樂觀,而頂級豪華車更是穩定成長,這也是豪華車品牌努力深耕的所在。

新車 車市

延伸閱讀

陸車企春節期間拼銷量 機構估陸汽車市場有望恢復

川普撤銷電動車優惠政策 法人聚焦東陽、胡連等後市

Toyota旗下Hino商用車 在美國竟面臨巨額罰款!

【回顧展望系列】銷售王者TOYOTA新年動態 大改款RAV4及全新純電車將登台

相關新聞

光陽內鬥 董事長柯勝峯宣布不續任

機車大廠光陽去年才邁入六十周年,公司將於下周三(十六日)舉行股東會全面改選董事,經營權之爭卻浮上檯面。光陽董事長柯勝峯昨...

獨/台塑河靜鋼廠籌組320億大型聯貸案 將在3月簽約

據透露,為政府新南向政策最具指標性投資案的台塑越南河靜鋼廠,近期內將向國銀新爭取12億美元(約台幣320億元)的聯貸案,...

電價漲幅恐達9%?他怕爆:便當可能要賣200元 網直指罪魁禍首

電價再掀漲風!由於立法院砍掉台電千億元補助,導致台電需自行尋求財務平衡,並可能依法爭取合理利潤。原本預計4月電價調漲6%,如今依照電價公式計算,漲幅恐進一步擴大至9%,接近一成,這將是四年來第五次電價調漲。

獨家/懸缺一個月!台灣高鐵董座人選出爐 代理董事長鄭光遠真除

據了解,台灣高鐵(2633)董事長將由現任代理董事長鄭光遠真除。前台灣高鐵董事長江耀宗於今年1月9日卸任,並先由鄭光遠代...

台積電商機!台業者投30億日圓建熊本公寓式酒店 Q2起營運

隨著台積電熊本廠2024年量產,當地經濟發展迅速升溫,商務差旅需求大增。旅遊業者DoMo集團看準商機,2023年挹注30...

改選前出招 第三大股東成關鍵

光陽在努力追趕三陽奪回龍頭寶座之際,董事長柯勝峯卻在董監改選前夕宣布不再續任,甚至把與執行長柯俊斌的理念不合、經營權之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