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北市交易量淡水衝第二 預售屋買氣王竟不在板橋、中永和

淡水房市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游智文攝影
淡水房市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游智文攝影

據實價登錄2024年前11月資料顯示,新北市預售屋平均總價全面站上2千萬元大關,新屋平均總價最貴落在中和區3,015萬元,其次為永和區總價2, 962萬元、板橋區2,520萬元;以交易量來看,三重、淡水區因推案量大,2024年預售交易量居新北市冠、亞軍。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分析,2024年中和區有國泰建設兩筆指標新建案「META PARK」、「METRO PARK」,由於新案採逾30坪以上的中大坪數規劃,且兩案均挹注逾400件交易量,拉抬整體中和區平均總價攀升;而永和因新案供給稀少,且中古屋委售量有限,在供給缺乏之下,不少永和購屋族群也選擇至中和買房,推升中和區購屋需求增加。

至於與台北市一橋之隔的永和區,陳金萍表示,地狹人稠的永和區,人口密度為全國之冠,但因交通便利、生活機能佳,尤其區域房屋供給稀少,讓區域內地段好的新建案房價率創新高,以去年在捷運頂溪站周邊指標新案「頂溪大苑」來說,共成交93件,已超過區域前11月總成交量184件逾五成交易,且新案坪數均是30坪以上中大坪數產品,讓全案每坪成交均價飆破9字頭,同步推升永和區預售屋平均總價。

據實價登錄去年前11月資料顯示,新北市預售屋平均總價全面站上2千萬元大關、達2,154萬元,平均總價最貴預售屋在中和區3,015萬元,其次是永和區總價2, 962萬元、板橋區2,520萬元,以及新莊2,417萬元、新店2,382萬元。

以買氣來看,三重以前11月總交易量3,490件奪冠,其次為淡水區2,545件、林口2,191件,土城、板橋各以1,853件、1,619件緊追在後;陳金萍指出,同樣與北市一橋之隔的三重鄰近台北市蛋黃區,同時又有捷運中和新蘆線、機場捷運線行經,交通便利,受到不少北市外溢的購屋族群青睞,尤其近年來不少建商在三重大舉推案,進駐仁義、重陽、二重疏洪道兩側重劃區,新案供給充沛,帶旺預售市場交易量。

陳金萍表示,淡水區因位處雙北市邊陲地帶,但房屋單價、總價相對較實惠,再加上淡海新市鎮陸續開發,區內生活機能漸趨成熟,以及淡海輕軌通車、淡北道路和淡江大橋也即將完工,將有效串聯交通網絡,便利性將大幅提升,吸引許多建商在此大力推案,而對於預算有限的首購族來說,淡水預售屋可說是易入手的房價親民區。

據實價登錄2024年前11月資料顯示,新北市預售屋平均總價全面站上2千萬元大關,新屋平均總價最貴落在中和區3,015萬元;以交易量來看,三重、淡水區因推案量大,2024年預售交易量居新北市冠、亞軍。永慶房產集團提供
據實價登錄2024年前11月資料顯示,新北市預售屋平均總價全面站上2千萬元大關,新屋平均總價最貴落在中和區3,015萬元;以交易量來看,三重、淡水區因推案量大,2024年預售交易量居新北市冠、亞軍。永慶房產集團提供

機場捷運 預售屋

延伸閱讀

新北淡水清水巖祖師廟助弱勢發紅包 邀大師揮毫送春聯

新北11高階警官異動今布達 劉和然勉堅定執法勇面挑戰

廢棄物變身藝術品! 8組淡古藝術家駐村成果免費參觀至2/12

朋友想買房直言「蛋白區」壓力還好! 板橋平民女驚:竟然是大直或內湖?

相關新聞

獨/台塑河靜鋼廠籌組320億大型聯貸案 將在3月簽約

據透露,為政府新南向政策最具指標性投資案的台塑越南河靜鋼廠,近期內將向國銀新爭取12億美元(約台幣320億元)的聯貸案,...

電價漲幅恐達9%?他怕爆:便當可能要賣200元 網直指罪魁禍首

電價再掀漲風!由於立法院砍掉台電千億元補助,導致台電需自行尋求財務平衡,並可能依法爭取合理利潤。原本預計4月電價調漲6%,如今依照電價公式計算,漲幅恐進一步擴大至9%,接近一成,這將是四年來第五次電價調漲。

獨家/懸缺一個月!台灣高鐵董座人選出爐 代理董事長鄭光遠真除

據了解,台灣高鐵(2633)董事長將由現任代理董事長鄭光遠真除。前台灣高鐵董事長江耀宗於今年1月9日卸任,並先由鄭光遠代...

台積電商機!台業者投30億日圓建熊本公寓式酒店 Q2起營運

隨著台積電熊本廠2024年量產,當地經濟發展迅速升溫,商務差旅需求大增。旅遊業者DoMo集團看準商機,2023年挹注30...

科技業主管反而超容易失業?過來人曝「每年都戰戰兢兢」:養成3習慣保持競爭力

今天看到一篇科技業高管中年失業找不到工作的文章,覺得很感慨。

台馬第二、三號海纜修復完成 陳雪生促建第四條海纜

中華電信繼3月2日完成台馬第三海纜修復後,昨日順利修復台馬第二海纜,台馬通訊恢復雙海纜傳輸,並以微波通訊作為全頻寬備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