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32歲女星陳屍家中9個月「嚴重腐爛」!父親拒領遺體震驚網友

傳讓步「千億撥補台電」基層炸鍋 國民黨重申:寸土不讓

經典賽/啟動!蔡其昌攜手郭泓志抵美 拜會3位台美混血球星

亞洲製造業維持成長 台灣景氣加速擴張、近半年來最旺

亞洲數國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景氣大致維持擴張。圖為河內製鞋工廠。路透
亞洲數國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景氣大致維持擴張。圖為河內製鞋工廠。路透

整體亞洲在2024年12月的工廠景氣大致呈現擴張,反映本土訂單和產出狀況改善,不過信心轉弱且出口訂單持續下滑,凸顯未來全球風險。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連續九個月擴張並攀升至近半年最高,顯示景氣正向發展。

標普全球2日公布,台灣12月製造業PMI為52.7,較前月的51.5攀升,指數連九個月高於榮枯分界的50,景氣擴張速度更是攀升至8月來最快。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經濟研究部總監史密斯(Paul Smith)說,不少企業表示,需求熱絡有利於產量增加和接單成長,12月的新訂單增幅來自本土和世界各地的國際客戶。展望2025年,廠商對前景仍有信心,樂觀情緒升溫至五個月高點,持續從9月的低點走升。

不過,報告也顯示台灣的價格壓力正在加劇,出廠價格連八個月調升。業者普遍表示,採購品和貨品的價格都高於11月,廠商也設法將成本負擔轉嫁客戶。

再中國大陸,財新/標普全球的數據顯示,2月製造業PMI從前月的51.5降至50.5,顯示擴張步調放緩, 也低於分析師預估的51.7,主要是新訂單及產量增速皆放緩,而且企業對成長潛力和貿易前景仍感憂慮,尤其是考量到即將上任美國總統的川普揚言對中國加徵高額關稅。

南韓12月製造業景氣陷入萎縮,PMI從50.6降至49.0,自8月以來第三次跌破景氣榮枯分界50,主要是產出連續第四個月萎縮,新訂單也減少。製造業者信心自2020年中以來首度轉為悲觀,因美國貿易政策和國內政治情勢存在不確定性。

東南亞地區的PMI從50.8略為下滑至50.7。泰國、菲律賓和印尼的製造業景氣都維持擴張,但製造大國越南則陷入萎縮,馬來西亞工廠景氣也進一步惡化。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經濟學家巴魯奇表示:「雖然2025年產出展望依然樂觀,但稍有消退。新訂單的成長依然溫和,大幅仰賴國內需求,疲軟的國際需求持續阻礙成長。」

亞洲整體數據顯示,需求大致來自內需,新訂單連十個月擴張、積壓訂單增加;然而,出口訂單已下滑超過兩年,顯示來自國外的需求持續減緩。

PMI 景氣 標普 製造業 馬來西亞

延伸閱讀

重現20年前初見面…男子和愛貓永別「第一張&最後合照」網友淚崩

NBA/名嘴痛批「戰績爛還挑釁對手」波爾回擊:我不看他節目

NBA/湖人記者曝瓦藍邱納斯是交易目標 還有意多名球員

MLB/索托不甩洋基續約原因曝光?名嘴:他對賈吉沒好感

相關新聞

「一則預言7月旅遊全崩?」日本地震謠言網友嘲諷…旅行社慘喊35年最差

日本地震謠言流傳,旅遊團客急凍,網友一面倒質疑預言威力,社群聚焦旅行社市場變化與消費者信心轉移。

「預算不足」國旅改出國…暑假全台住宿率暴跌遇寒流!引爆網友砲火

暑假本是旅遊旺季,卻傳出全台住宿率暴跌,旅宿業者直言「史上最慘」。根據TVBS報導,花蓮住宿率平日不到三成,梨山也僅五成,不少業者將矛頭指向民眾熱衷出國、預訂期縮短等原因,積極推優惠盼救暑假商機。

非強迫但是強烈建議?經濟部「電詢」軍人用餐折扣惹議…網:功德台灣

經濟部近日被爆出為配合九三軍人節活動,主動「電詢」餐飲業者是否願意提供軍人用餐折扣,引發社群熱議。儘管官方強調未發函、僅電話詢問意願、沒有強迫業者參與,但PTT網友對此說法普遍不埋單,質疑政府「話術施

日幣「甜甜價」刷新紀錄!他靠1招換到1:0.19 網盛讚:甜到蛀牙

受惠新台幣強勢升值,今(4)日台銀日圓現鈔賣出價一度來到0.2026,創下史上最甜換匯紀錄,10萬元台幣可多換近7萬日圓。PTT網友瘋狂討論此一匯率變動,有人興奮大喊「甜甜價!」,也有人戲謔表示「每天都是史上最甜」,更有網友直言「0.19才叫便宜」,形容匯率行情像在「糖尿病邊緣徘徊」。

華航帶頭響應國軍升等禮遇…「幫忙做功德」股東會時準備被罵翻!

國軍搭機優先升等政策,隨著總統賴清德喊話,華航董事長高星潢積極協調國內多家航空業者配合,力挺國軍登機禮遇。7月1日新制上路後,已有11名軍人享受優先登機,升等政策更成為近期市場與社群熱議焦點。究竟這樣

雞蛋滯銷產地急降價!蛋農怒批「未協調」…網:早餐加蛋何時回10元

夏天雞蛋賣不動,北市蛋商公會宣布產地價和批發價雙雙下修,想藉降價救市。不過蛋農怒轟「完全沒協調」,倒貼成本還被突襲,呼籲公平會查明價格結構。PTT熱議「蛋價都降了,早餐加蛋什麼時候才會回到10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