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永豐金股利出爐超預期!每股配1.25元寫新高 小股東樂歪

中職/陳傑憲成「2億男」! 坦言光靠季賽拿不到這紙合約

2024企業ESG年鑑 出版

經濟日報出版「2024企業ESG年鑑」,邀請重量級專家擔任編輯委員,由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中)擔任編輯委員會召集委員,左起為經濟日報社長劉永平、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部營運長黃建澤、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執行長施威銘、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櫃買中心總經理陳麗卿、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總裁柯志賢、中華公司治理協會理事長陳清祥、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暨聯盟事業執行長周建宏。記者季相儒/攝影
經濟日報出版「2024企業ESG年鑑」,邀請重量級專家擔任編輯委員,由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中)擔任編輯委員會召集委員,左起為經濟日報社長劉永平、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部營運長黃建澤、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執行長施威銘、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櫃買中心總經理陳麗卿、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總裁柯志賢、中華公司治理協會理事長陳清祥、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暨聯盟事業執行長周建宏。記者季相儒/攝影

全球ESG浪潮下,為促進公司治理與企業社會責任風氣,引導各方投資、創業參考,經濟日報出版台灣企業永續發展年度專業性刊物《2024企業ESG年鑑》,集結專家學者解讀近年國際間ESG發展新趨勢,以及台灣因應作法,並詳盡介紹國內企業落實ESG的最新近況。

本年鑑由臺灣證券交易所和櫃檯買賣中心指導,勤業眾信、安侯建業、資誠、安永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積極參與,並廣邀各界重量級專家擔任編輯委員。

《2024企業ESG年鑑》由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擔任召集委員,委員包括: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暨聯盟事業執行長周建宏、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總裁柯志賢、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秘書長莫冬立、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主席陳俊光、中華公司治理協會理事長陳清祥、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傅文芳、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櫃買中心董事長簡立忠等(依姓氏筆畫排序)。

《2024企業ESG年鑑》包含五大章節,首先是總論,呈現國際與台灣在ESG上的發展,國際部分,包括:台灣及全球各主要國家再生能源發展趨勢;企業人權挑戰與因應。台灣部分,包含淨零轉型在台灣推動的現況與挑戰、完善碳交易制度 把握新商機、企業如何因應TNFD自然相關財務揭露、永續金融在台發展成績單與永續趨勢等。

第二是專題論述,包括:如何運用ESG實踐永續轉型、企業財報如何接軌IFRS永續準則、勞動基金在ESG投資上的作為、推動永續轉型 AI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等。

第三是永續治理,包括公司治理評鑑轉型ESG評鑑之願景與趨勢、永續發展債券協助企業轉型與引領資金投入公建及長照、強化董事會職能提升企業永續價值。

第四是標竿企業,本年鑑精選40家ESG表現優良企業加以介紹,並將其推動企業ESG歷程詳細呈現,期能喚起更多企業擴大參與。

第五是台灣企業社會責任暨永續治理大事紀,起訖期間為2023年11月至2024年11月。

ESG

延伸閱讀

金控掀設立永續長風潮 楊荊蓀出任元大金永續長

8成企業憂永續風險傷競爭力,企業如何因應永續風險?

歲末傳遞愛 元富證券攜癌症希望基金會關懷癌友

彰銀奪聯徵中心三大獎

相關新聞

獨/台塑河靜鋼廠籌組320億大型聯貸案 將在3月簽約

據透露,為政府新南向政策最具指標性投資案的台塑越南河靜鋼廠,近期內將向國銀新爭取12億美元(約台幣320億元)的聯貸案,...

電價漲幅恐達9%?他怕爆:便當可能要賣200元 網直指罪魁禍首

電價再掀漲風!由於立法院砍掉台電千億元補助,導致台電需自行尋求財務平衡,並可能依法爭取合理利潤。原本預計4月電價調漲6%,如今依照電價公式計算,漲幅恐進一步擴大至9%,接近一成,這將是四年來第五次電價調漲。

獨家/懸缺一個月!台灣高鐵董座人選出爐 代理董事長鄭光遠真除

據了解,台灣高鐵(2633)董事長將由現任代理董事長鄭光遠真除。前台灣高鐵董事長江耀宗於今年1月9日卸任,並先由鄭光遠代...

台積電商機!台業者投30億日圓建熊本公寓式酒店 Q2起營運

隨著台積電熊本廠2024年量產,當地經濟發展迅速升溫,商務差旅需求大增。旅遊業者DoMo集團看準商機,2023年挹注30...

科技業主管反而超容易失業?過來人曝「每年都戰戰兢兢」:養成3習慣保持競爭力

今天看到一篇科技業高管中年失業找不到工作的文章,覺得很感慨。

饗饗爆食物中毒…同集團的「旭集」照樣去吃! 股添樂:會是近期最乾淨、體驗最好的

饗賓集團旗下品牌,一個人要價近2000的「饗饗」昨天爆發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剛好我今天要去吃旗下另一個品牌「旭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