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抽血霸凌案論文曝光 學者驚呼「很誇張」:這已經是世界級的醜聞了

核三重啟公投 童子賢任正方辯護人 8月7日起辯論

6年虧64億!被迫承接興達海基「大錢坑」 中鋼集團工會要經濟部負責

中鋼集團總工會為抗議經濟部要求中鋼集團承接興達海基股權,動員近百名成員在前天廠慶活動時拉布條陳情。圖/讀者提供
中鋼集團總工會為抗議經濟部要求中鋼集團承接興達海基股權,動員近百名成員在前天廠慶活動時拉布條陳情。圖/讀者提供

中鋼響應風電國產化政策目標成立興達海基公司,但營運6年就虧損64億元,中鋼集團總工會為抗議經濟部要求中鋼集團承接興達海基股權,動員近百名成員在前天廠慶活動時拉布條陳情,對經濟部卸責的行為感到不滿,要求經濟部正視政策錯誤並負起應有的責任

中鋼集團總公會的成員高舉「興達海基大錢坑、殘害百萬股東上萬員工」、「中鋼集團不背黑鍋、經濟部收你的爛攤子」等標語表達心聲,並演出行動劇象徵經濟部對中鋼的壓榨行為。

針對興達海基虧損64億元並傳出即將熄燈的消息,中鋼集團總工會秘書長林昶志指出,自2018年起,中鋼集團在經濟部的主導下投入數十億元資金,並動員中鋼、中鋼機械、中鋼構等多家公司支援。

林昶志說,經濟部推行的「風電產業百分百國產化」,導致興達海基自成立以來持續虧損,經濟部卻以「接單方式無競爭力」為由卸責,甚至間接證實將興達海基的股權全數交由中鋼集團承接,對員工生計與集團穩定性造成嚴重威脅。

中鋼公司行政副總黃一中在廠慶現場表示,公司已聽到員工心聲,並強調公司與工會皆希望問題能妥善解決,他也感謝員工對公司的關注,並呼籲工會給廠慶現場更多空間,將由總經理與工會會員進行說明。

中鋼集團總工會理事長林明賢強調,中鋼集團買回興達海基這個大錢坑,是讓中鋼再被剝一層皮,有關興達海基整體財務狀況如銀行借貸金額,預計花費多少金額買回,以及後續轉型的效益評估等,皆攸關勞工權益及集團穩定,經濟部與中鋼集團應揭露相關資訊給所有股東與員工。

立委柯志恩15日發文表示,擔任第9屆立委期間,她曾針對風電國產化政策召開公聽會,當時已有多位學者指出此政策可能違反WTO規範。然而,主導政策的官員卻辯稱,政府僅要求開發商「自願」接受國產化,並未「強迫」,因此不會違法。

今年7月,歐盟正式控訴台灣違反WTO規範,並警告此政策將提高能源轉型成本與難度。在外界壓力下,經濟部才宣稱將鬆綁相關政策。對於64億元投資如同打水漂卻無官員負責的情況,柯志恩表示痛心,並批評政府漠視資金浪費與政策後果。

經濟部 柯志恩 中鋼

延伸閱讀

活化私校退場校地新例 首府大學將成文化部典藏中心

興達港水深不足 興達海基慘賠64億元 柯志恩質疑:竟無人負責

民法刪家長懲戒權 「惡媽」柯志恩揭教養祕訣

國科會也傳霸凌?柯志恩爆科政中心年離職率3成

相關新聞

錢去哪了?全民普發1萬元再掀論戰…《聯合》粉絲團炸鍋:追問超徵流向、舉債合理嗎

「普發1萬元」議題再度引爆網路熱議,《聯合新聞網》粉絲團湧入大量留言,民眾聚焦超徵稅收去向、政府舉債發現金是否合理,留言區正反聲音持續交鋒,顯現社會分歧與民意沸騰。 原始新聞針對普發現金1萬元是

普發1萬為何需要舉債?引政府3800億帳目爭議…觀點正反激辯!

近期「全民不普發一萬元」議題持續延燒,PTT股板上再次爆發激烈論戰。有網友以會計角度質疑政府超徵稅收與特別預算帳目運用,認為財政邏輯不通,政府「說好的錢到底去哪裡?」引來正反兩派激烈交鋒。 編輯

普發1萬得舉債?卓榮泰坦言「內心交戰」政府預算細節曝光…網全炸鍋

藍白聯手在立法院通過「普發1萬」特別條例,全民現金大紅包話題沸騰,但行政院長卓榮泰17日記者會親上火線,直言政府沒多餘的錢可普發1萬,若要硬上,行政院勢必得舉債。他坦承「發不發,我內心交戰!」強調願意

員工被要求擺拍?台電官方開嗆電力產業工會:不容被誣衊

台灣電力產業工會16日發布聲明,拼命搶修復電但拒為公司擺拍、拒當撥補台電千億大內宣的素材,台電也反擊了,強調台電同仁颱風...

新光三越董座爭奪戰落幕 吳東昇續任、吳昕陽任副董兼總經理

新光三越董事長爭奪戰落幕,董事長吳東昇續任,而現任總經理吳昕陽則被選為副董事長兼董事長,意味著新光金創辦人吳東進布局成功...

南京紅姐1700男約事件震撼!小王小大:台中「一樓一鳳」同樣反映情感現象

南京近期爆紅的「紅姐」事件引發台灣社群熱議,38歲的紅姐雖外型不符主流審美,卻號稱曾與近1700位男性有過約會與互動,讓不少台灣網友驚呼:「第一次覺得人生很失敗,居然輸給紅姐!」小王小大節目開頭坦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