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嘉義議員李奕德肝癌驟逝...發病到死亡僅1個多月 親友悲痛不捨

台遭列「骯髒15國」因應措施曝光 央行示警:對美貿易出超大

整理包/2025大甲媽祖遶境4月4日起駕!9天8夜路線日程表、必看儀式、住宿資訊全攻略

傳LAWSON來台將併購?四大超商不回應 OKmart稱無此計畫

日本知名連鎖超商「LAWSON」受到許多旅客喜愛。路透社
日本知名連鎖超商「LAWSON」受到許多旅客喜愛。路透社

民進黨前桃園市議員王浩宇貼出照片,爆料「LAWSON日前在台灣申請註冊商標」,引發網路軒然大波,由於台灣超商市場長期由四大超商占據,且單單7-ELEVEN和全家合計家數就已突破1.1萬家,四大超商合計超過1.4萬家,已十分飽和,因此不少網友臆測LAWSON若真要來台,以併購可能性高。不過,對此,國內四大超商都說不予回應,OKmart針對併購傳聞,更直言:無此計畫。

近期在智慧財產局商標檢索系統中,日商羅森公司被發現已經於今年8月30日,申請「LAWSON STATION」、「LAWSON」商標,商品類別也囊括LAWSON的主要販售品項,引發其將來台發展的傳聞。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指,LAWSON早在10年前就已完成相關商標註冊,此次僅是展延或防止商標遭冒用的常規動作,並不意味著實質的市場進入策略。此外,LAWSON在韓國也進行過類似的商標保護措施,這種行為屬於跨國企業的常見操作。

市場也對LAWSON是否挑戰台灣便利商店市場存在疑慮。部分觀點指出,台灣便利商店密度居全球前列,市場競爭極為激烈,目前由7-ELEVEN與全家(5903)穩居雙霸主地位,其他品牌僅能爭奪第三或第四的位置。業界普遍認為,如果羅森希望突破台灣市場,必須推出具有差異化且台灣市場尚未提供的特色商品,才有可能吸引消費者目光。

從規模來看,國內超商霸主7-ELEVEN目前家數已達7,100家,耕耘台灣超過40年的時間,且近年持續以每年增加200店左右的速度持續展店,統一超(2912)也在7-ELEVEN持續擴張下,年營業額超過3,000億元。

全家是國內超商二哥,截至上月底家數全家便利商店總店舖數達4,297家。日本全家是在1988年與台灣在地企業合資,開始經營在日本之外的第一個據點,目前在台耕耘也已超過30年,今年營業額將超過1000億元。

萊爾富去年經營權變天,由聯邦集團買下汪家所有股權,為國內唯一本土全資的便利商店。萊爾富截至11月店數1,659家,目前共引進數十種以上的異業合作型態經營複合新店型與服務,包括電動車充電樁、自助租車、自助換油機、電動機車充換電站等。

OKmart則是超商老四,品牌對外服務店點目前為1634家。包括OKmart實體店803加上寄取件店型OKexpress共1278店,另有356處OKmini於商圈、校園。是積極提升台灣「超取服務」範圍的便利商店,與各同業間有明確差異化策略。

LAWSON 全家便利商店 商標 超商

延伸閱讀

超人氣超商LAWSON要來了?網曝殘酷事實「10年前已註冊」:恐白高興

日超商「Lawson」在台申請商標!網樂:炸雞君要來了嗎?

維護研發、技轉權益 國內知名大學均登記商標

昔告侵權!台灣大學與台大補習班和解 令業者限期改名

相關新聞

獨/台塑河靜鋼廠籌組320億大型聯貸案 將在3月簽約

據透露,為政府新南向政策最具指標性投資案的台塑越南河靜鋼廠,近期內將向國銀新爭取12億美元(約台幣320億元)的聯貸案,...

電價漲幅恐達9%?他怕爆:便當可能要賣200元 網直指罪魁禍首

電價再掀漲風!由於立法院砍掉台電千億元補助,導致台電需自行尋求財務平衡,並可能依法爭取合理利潤。原本預計4月電價調漲6%,如今依照電價公式計算,漲幅恐進一步擴大至9%,接近一成,這將是四年來第五次電價調漲。

獨家/懸缺一個月!台灣高鐵董座人選出爐 代理董事長鄭光遠真除

據了解,台灣高鐵(2633)董事長將由現任代理董事長鄭光遠真除。前台灣高鐵董事長江耀宗於今年1月9日卸任,並先由鄭光遠代...

台積電商機!台業者投30億日圓建熊本公寓式酒店 Q2起營運

隨著台積電熊本廠2024年量產,當地經濟發展迅速升溫,商務差旅需求大增。旅遊業者DoMo集團看準商機,2023年挹注30...

科技業主管反而超容易失業?過來人曝「每年都戰戰兢兢」:養成3習慣保持競爭力

今天看到一篇科技業高管中年失業找不到工作的文章,覺得很感慨。

饗饗爆食物中毒…同集團的「旭集」照樣去吃! 股添樂:會是近期最乾淨、體驗最好的

饗賓集團旗下品牌,一個人要價近2000的「饗饗」昨天爆發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剛好我今天要去吃旗下另一個品牌「旭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