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高峰論壇/能源署副署長李君禮:打造零碳能源系統

能源署副署長李君禮記者胡經周/攝影
能源署副署長李君禮記者胡經周/攝影

經濟部能源署副署長李君禮昨(3)日表示,台灣能源轉型將以再生能源和低碳天然氣為主軸,推動電力系統脫碳,並極大化發展具有本土優勢的風電、光電、地熱等,打造零碳能源系統。

經濟日報昨日舉辦「2024能源願景高峰論壇—新能源 永續淨零」,李君禮以「能源轉型新趨勢」為題發表專題演講。

李君禮強調,在現有能源轉型基礎下,經濟部致力提升自產能源占比,強化電力系統韌性,推動穩定供電,兼顧淨零碳排和能源安全。

李君禮談話重點
李君禮談話重點

李君禮表示,我國能源高度依賴進口,且以高碳排化石燃料為主,第一次能源轉型(2016年至2025年)是將高碳排電力結構轉為低碳排,亦即以無碳再生能源及擴大使用低碳天然氣,逐步降低燃煤發電占比為方向,可說是「低碳轉型」,其中再生能源是政府推動主力,目前再生能源占發電比重已超過一成。

台灣發展綠電也已取得階段性成果。李君禮指出,我國風電設置量為世界第七,現已有五座離岸風場完工,累計至今年11月已完成374座風機,總裝置容量達3百萬瓩(GW),預計將超越比利時,排名上升至第六。

光電累計至今年9月併網量達13.7GW,為2016年的11倍,其中2023年單年度完成2.7GW創歷年新高。

他表示,自2024年第二次能源轉型,則是要由低碳走向零碳,依目前2050年淨零碳排路徑,到2050年仍會使用20%至27%天然氣發電,須搭配碳捕捉技術。此外當再生能源占比達60%至70%,須靠儲能系統穩定電網,強化電網韌性則可避免導致大規模事故。

太陽光電發展以屋頂型優先,並將規範新建物裝設太陽光電;地面型則著重促進土地多元利用兼顧環境生態,例如漁電共生。隨科技進步,未來可能大幅提高發電效率,即便是相同面積,太陽光電發電量可望提升。

離岸風電方面,經濟部持續協助區塊開發風場順利建置,盤點離岸風電可開發場域及配套基礎設施,發展離岸風電新技術,同時提高本土產業技術能量進入國際市場。

地熱方面,李君禮指出,現已併網7.49千瓩(MW),將由國營事業來帶頭,例如中油宜蘭員山深層地熱示範案25MW已於10月開鑽。

氫能方面,李君禮表示,台電、中油及中鋼將帶領民間企業推動氫能示範驗證,規畫2025年混氫、2030年混氨示範。

經濟部已成立氫能推動小組,研議我國氫能發展策略、布局氫能應用、氫氣供應及基礎設施三大面向。

至於碳捕捉及封存,李君禮表示,台電在台中發電廠建置碳捕集廠及封存試驗場域;中油則在苗栗鐵砧山建置封存試驗場域。另外,經濟部完善節能機制,透過深度節能加強推動節能服務業(ESCO)及住宅節電,預計至2030年節電量提升至420億度電。

太陽光電 離岸風電

延伸閱讀

推動馬祖永續低碳旅遊 馬管處助業者申請標章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貫通 4億人受惠

低碳「綠色餐廳」 中國連鎖餐飲業新顯學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今全線貫通 4億人將受惠

相關新聞

饗饗爆食物中毒…同集團的「旭集」照樣去吃! 股添樂:會是近期最乾淨、體驗最好的

饗賓集團旗下品牌,一個人要價近2000的「饗饗」昨天爆發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剛好我今天要去吃旗下另一個品牌「旭集」。

多少資產才會滿足?雨果「不同年齡追求目標不同」:存夠退休金不是一切

最近看了一些影片,討論到不要僅是追求財富,人生還有很多其他重要的事情。也有影片訪問到一些已經達到一些財富地位的人,開始積極地參與公益活動與捐獻等事情。

文組該怎麼領高薪?過來人分享「服務業跳科技」:需要具備3種能力

之前蠻多文章討論文組職要怎麼領高薪,其實不少案例是進外商科技業然後擔任營運相關的職位像是Operation、行銷、客服、專案經理等等。

台中李方艾美酒店求售 業界猜測:趁國際飯店紛紛入駐脫手

斥資80億元打造的「台中李方艾美酒店」傳出委託不動產公司標售,引發關注。據台中市飯店業者指出,李方艾美公開求售後,已有仲...

momo富邦媒謝年會 持續發展多元科技電商第2曲線

台灣線上零售業龍頭富邦媒(8454)今(28)日舉行謝年會,呼應20週年以「開箱下一個自己」為主題,邀請momo及富昇物...

網家股臨會 通過引入統一成為最大股東

網路家庭PChome日前決議通過私募普通股案,引進統一參與認購,今舉行股東臨時會正式通過議案,統一也成為持股30%的最大...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