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陸配亞亞離台...仍有「這2種方式」能再來 最長可待6個月

金秀賢櫻花季還沒結束!不想賠錢官方憂台灣1事:延期非取消

南韓野火延燒5天未歇釀至少20死!代理總統認了:情況超出預期

健保變革可望改善藥價給付規範 國產製藥業利多

衛福部健保署20日宣布,為確保我國健保用藥供應穩定,已預告修正全民健康保險兩大子法部份條文修正。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衛福部健保署20日宣布,為確保我國健保用藥供應穩定,已預告修正全民健康保險兩大子法部份條文修正。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衛福部健保署昨(20)日宣布,為確保我國健保用藥供應穩定,已預告修正全民健康保險兩大子法部份條文修正,對國產製藥產業釋出四大利多,可望改善藥價給付規範、擴大藥品經濟,國內製藥業將共同受惠。

其中,只要國內藥廠能在台生產新藥、生物相似藥、高質量學名藥或符合需求的必要性藥品,健保署將給予最高核價、原廠藥同等價位及加成等優惠。新法預告60天後,力拚明年農曆春節前上路。

健保署表示,為確保我國健保用藥供應穩定,增加供應韌性,自2023年迄今召開多場次溝通會議,蒐集專家學者及利害關係者提出的建議,積極規劃健保藥價政策改革方案,由健保署修正「全民健康保險藥品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並同時由衛福部修正「全民健康保險藥品價格調整作業辦法」部分條文。

健保藥價改革四利多
健保藥價改革四利多

健保署表示,此次修法的重點有四:首先,健保署為擴大鼓勵國內藥廠製造創新藥品,凡是在國際上市許可兩年內新藥,或是十大先進國家核准上市滿五年、但屬國內新成分新藥,將可比照台灣首發新藥給予優惠核價。

其次,健保署為鼓勵學名藥或生物相似性藥品及時進入市場,提供處方用藥選擇,針對原廠藥逾專利期五年內首兩張取得藥品許可證的國內製造學名藥、或生物相似性藥品,最高給予原廠藥相同價格。

第三,國內製造藥品將給予優惠藥價,以穩定供藥,包括採用國內生產的原料藥,或者國內安全性臨床試驗獲國際學術期刊發表且增列於仿單上,以及最早向主管機關為P4專利聲明且獲准核發藥品許可證的學名藥,只要符合這三項條件之一,未來健保核價任一皆可加算10%。

最後,為確保供藥穩定,合理保障藥價,只要同時符合主管機關公告之必要藥品、同分組內有國內製造品項及同分組分類未逾三品項等三項條件,當年度藥價不予調整。為提升國人用藥可近性,加速新藥納入健保,健保推動平行審查機制和主動收載藥品機制,並鬆綁書面申請文件相關規範。

根據健保署統計,2023年健保申請的藥費逾2,400億元,其中學名藥規模約850億元,國產學名藥占比又僅佔54%,另外近一半比重來自進口學名藥。學名藥協會理事長陳誼芬說,新法將可實質鼓勵國內製藥產業持續創新研發新藥,讓廠商更有向上發展提升的動力。



主管 保險 健保署

延伸閱讀

健保署預告健保藥價政策四利多 製藥族群明年元月受惠

看診掛號費漲至500元!他嚇呆「比以前沒健保貴」 網淡定:怎樣都划算

憑健保狂領藥!婆婆月丟一大堆 媳婦苦勸無效:跟老公反映也沒用

「衛服部」電郵稱保費重複繳納 健保署:是詐騙

相關新聞

獨/台塑河靜鋼廠籌組320億大型聯貸案 將在3月簽約

據透露,為政府新南向政策最具指標性投資案的台塑越南河靜鋼廠,近期內將向國銀新爭取12億美元(約台幣320億元)的聯貸案,...

電價漲幅恐達9%?他怕爆:便當可能要賣200元 網直指罪魁禍首

電價再掀漲風!由於立法院砍掉台電千億元補助,導致台電需自行尋求財務平衡,並可能依法爭取合理利潤。原本預計4月電價調漲6%,如今依照電價公式計算,漲幅恐進一步擴大至9%,接近一成,這將是四年來第五次電價調漲。

獨家/懸缺一個月!台灣高鐵董座人選出爐 代理董事長鄭光遠真除

據了解,台灣高鐵(2633)董事長將由現任代理董事長鄭光遠真除。前台灣高鐵董事長江耀宗於今年1月9日卸任,並先由鄭光遠代...

台積電商機!台業者投30億日圓建熊本公寓式酒店 Q2起營運

隨著台積電熊本廠2024年量產,當地經濟發展迅速升溫,商務差旅需求大增。旅遊業者DoMo集團看準商機,2023年挹注30...

科技業主管反而超容易失業?過來人曝「每年都戰戰兢兢」:養成3習慣保持競爭力

今天看到一篇科技業高管中年失業找不到工作的文章,覺得很感慨。

饗饗爆食物中毒…同集團的「旭集」照樣去吃! 股添樂:會是近期最乾淨、體驗最好的

饗賓集團旗下品牌,一個人要價近2000的「饗饗」昨天爆發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剛好我今天要去吃旗下另一個品牌「旭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