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涉偽造文書!金髮YUKI假義消亂入幫溺水男童CPR 檢方要查了

全台首座GR Garage林口正式開幕!豐田章男驚喜現身台灣

火燒肛門、膠帶纏肚強餵毒 員工討薪水竟慘遭老闆虐死

台灣大奪健康企業公民獎

台灣大哥大運用科技力,照護員工身心健康,獲頒《康健雜誌》「CHR健康企業公民」銅獎。 台灣大/提供
台灣大哥大運用科技力,照護員工身心健康,獲頒《康健雜誌》「CHR健康企業公民」銅獎。 台灣大/提供

台灣大哥大(3045)運用科技力,照護員工身心健康,昨(8)日獲頒《康健雜誌》「CHR健康企業公民」銅獎,透過自行研發的「MySports」App,每年舉辦員工線上運動會,至今超過2.7萬人次參與,燃燒1.4億大卡熱量,吸引近35家外部企業使用;台灣大更結合team building與永續ESG理念,推出「以動致淨任務」,鼓勵員工在戶外運動中實踐SDGs。

此外,台灣大推動混合(Hybrid)工作模式,員工每月可申請十天居家上班,亦為客服同仁導入「Home Agent」客服居家值機,更祭出優於法令標準的12萬元生育津貼、十周有薪產假,實施員工持股信託等福利,幫助員工提升工作效率,並兼顧家庭照護,打造全方位健康幸福職場。

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表示,員工是公司最重要的利害關係人之一,秉持「Open Possible 能所不能」精神,運用科技,提供客戶科技解決方案外,也照顧員工健康,創造優質工作環境,在人才招募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台灣大將持續運用資通訊核心能力,優化員工健康促進與照護計畫,打造友善職場環境,以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保持領先競爭力。

《康健》「CHR健康企業公民評選」已邁入第六屆,鼓勵企業由「知」、「動」、「食」、「輔」四大面向建構員工福祉,並針對企業在健康意識、活動、飲食與管理等方面之規劃,最終評選出「健康99」企業,為具代表性的CHR卓越榮譽獎項。

台灣大表示,以科技力自行研發MySports App,提供23種室內、外運動模式,支援多種智慧穿戴裝置匯入,鼓勵員工互動交流、提升團隊凝聚力,近35間外部企業導入使用,亦協助體育署、縣市政府等推動全民運動,如彰化縣現正舉辦中的「來彰化跑步吧」活動。

此外,台灣大將運動文化融入企業DNA,連九年舉辦MySports線上運動會,更結合運動推廣、永續概念與Team Building,2023年「TWMer以動致淨永續任務」,提供一日公出假,在運動中強化團隊合作,透過實踐SDGs,共創永續環境。今年「以動致淨」活動,依循SDG 15的陸域生態保育理念,參與淨山,更結合業務進行訊號測試,確保山區通訊暢通。

台灣大也關注員工心靈健康,推行「員工協助方案」,建立完善健康管理和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更打造超過40坪的Social Hub作為員工休憩空間。

多年前台灣大超前部署各項福利措施,實施員工持股信託,支援員工生育、育兒,提供最高12萬元生育津貼、十周有薪產假,2023年共發出922萬育兒津貼,全集團一年迎來156名新生兒,出生率達千分之26.04,是去年全台出生率的近五倍。

台灣大哥大 生育 運動

延伸閱讀

台灣大「好速成双」告捷 高頻寬用戶占4成、5G用戶年增35%

台灣大強攻Web3市場

台灣大:扶植Web3新創 148家總市值逾百億美元

雙11將至!台灣大助攻電商等客戶 祭優惠方案

相關新聞

獨/台塑河靜鋼廠籌組320億大型聯貸案 將在3月簽約

據透露,為政府新南向政策最具指標性投資案的台塑越南河靜鋼廠,近期內將向國銀新爭取12億美元(約台幣320億元)的聯貸案,...

電價漲幅恐達9%?他怕爆:便當可能要賣200元 網直指罪魁禍首

電價再掀漲風!由於立法院砍掉台電千億元補助,導致台電需自行尋求財務平衡,並可能依法爭取合理利潤。原本預計4月電價調漲6%,如今依照電價公式計算,漲幅恐進一步擴大至9%,接近一成,這將是四年來第五次電價調漲。

獨家/懸缺一個月!台灣高鐵董座人選出爐 代理董事長鄭光遠真除

據了解,台灣高鐵(2633)董事長將由現任代理董事長鄭光遠真除。前台灣高鐵董事長江耀宗於今年1月9日卸任,並先由鄭光遠代...

台積電商機!台業者投30億日圓建熊本公寓式酒店 Q2起營運

隨著台積電熊本廠2024年量產,當地經濟發展迅速升溫,商務差旅需求大增。旅遊業者DoMo集團看準商機,2023年挹注30...

科技業主管反而超容易失業?過來人曝「每年都戰戰兢兢」:養成3習慣保持競爭力

今天看到一篇科技業高管中年失業找不到工作的文章,覺得很感慨。

饗饗爆食物中毒…同集團的「旭集」照樣去吃! 股添樂:會是近期最乾淨、體驗最好的

饗賓集團旗下品牌,一個人要價近2000的「饗饗」昨天爆發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剛好我今天要去吃旗下另一個品牌「旭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