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薇帕颱風最快明生成!這時間點最靠近台灣 東半部周五起連3天防豪雨

桃園道路驚見簡體字!綠議員嗆張善政卻翻車 公路局急修改

科技論壇20日登場…資策會執行長:導入AI 建立科技信任

資策會執行長卓政宏。資策會/提供
資策會執行長卓政宏。資策會/提供

AI催動產業加速數位與智慧升級腳步,資策會執行長卓政宏認為,面對AI這類新科技應用浪潮來襲,企業或政府在導入AI技術時,如何做好風險管理及建立信任是最大關鍵。

經濟日報將於11月20日舉辦「2024科技論壇-AI賦能 催動產業智慧升級」,卓政宏當天將以「GAI轉動數位生態系」為題發表專講。本論壇由中華電信(2412)、工研院、資策會、日月光集團、玉山銀行、凱基金控協辦。

他表示,AI概念大約在七、八十年前誕生,1950年代正式被確立為一門學科,從專家利用規則進行推理、及後來的類神經網路,近幾年開始出現大語言模型,ChatGPT問世後,促使AI迎來爆發期。

卓政宏認為,過去幾年大語言模型接連誕生,主要受到網路資料量增加及運算能力提升帶動,輝達的GPU也扮演關鍵角色,相較於CPU,GPU可同時執行大量任務,適合類神經網路的運算方式。

卓政宏說,AI過去在協助人類上,大多扮演輔助判別等角色,即使Google DeepMind開發的AI圍棋程式AlphaGo戰勝人類棋士,但過程中未創造出任何新東西。

卓政宏表示,隨著ChatGPT這類生成式AI應用誕生,帶來更接近人類創造力的全新產出,包括做簡報、寫報告等,成為協助個人提升工作效率或生活品質的AI工具。

然而對企業、政府等任何組織或單位而言,要在組織架構中導入生成式AI,會牽涉到許多問題,包括資料來源為何?出錯時該向誰究責?以及道德層面與責任歸屬的問題。

卓政宏認為,企業或政府在導入生成式AI技術時,如何風險管理、建立信任機制是最大關鍵,尤其是在牽涉到生命、財產等重大議題上的應用更是如此。

卓政宏表示,資策會這兩年將許多推廣重點放在「如何建立對新科技的信任」議題上。他以電梯為例,一開始大家會怕搭電梯,透過建立安全檢測機制,電梯得以在日常生活中普及,社會對新科技的接受需建立在風險管理和信任的基礎上。

卓政宏認為,大家對AI這類新科技存在矛盾心理,一方面認為應該儘快採用以維持競爭力,另一方面又害怕自己被AI取代,這是從個人到企業、甚至整個社會都面臨的AI焦慮,唯有靠「信任」才得以解決。

資策會 玉山銀行 AI

延伸閱讀

市長專用電梯迎沈慶京?議員索刷卡紀錄、北市府Say No

社群、通訊軟體用戶行為調查曝!年輕人愛限動 網友「閱讀耐性」愈來愈有限

彭博模型估算:川普若真加徵60%關稅 中GDP恐降0.4%

浪貓託孤給信任的人類 奶貓不想跟媽分開卻追不上去哭了:為什麼不要我

相關新聞

新光三越董座爭奪戰落幕 吳東昇續任、吳昕陽任副董兼總經理

新光三越董事長爭奪戰落幕,董事長吳東昇續任,而現任總經理吳昕陽則被選為副董事長兼董事長,意味著新光金創辦人吳東進布局成功...

南京紅姐1700男約事件震撼!小王小大:台中「一樓一鳳」同樣反映情感現象

南京近期爆紅的「紅姐」事件引發台灣社群熱議,38歲的紅姐雖外型不符主流審美,卻號稱曾與近1700位男性有過約會與互動,讓不少台灣網友驚呼:「第一次覺得人生很失敗,居然輸給紅姐!」小王小大節目開頭坦言,

街口支付母公司遭查封!輿論分兩派開戰:錢先提領出來再說

街口支付母公司近日因涉及36億元股權糾紛,遭台北地院查封未果,連帶導致近300名員工在查封前40分鐘臨時被通知居家上班。消息一出,用戶對資金安全議題表現出高度警覺,市場討論迅速升溫。 街口母公司

「一則預言7月旅遊全崩?」日本地震謠言網友嘲諷…旅行社慘喊35年最差

日本地震謠言流傳,旅遊團客急凍,網友一面倒質疑預言威力,社群聚焦旅行社市場變化與消費者信心轉移。

「預算不足」國旅改出國…暑假全台住宿率暴跌遇寒流!引爆網友砲火

暑假本是旅遊旺季,卻傳出全台住宿率暴跌,旅宿業者直言「史上最慘」。根據TVBS報導,花蓮住宿率平日不到三成,梨山也僅五成,不少業者將矛頭指向民眾熱衷出國、預訂期縮短等原因,積極推優惠盼救暑假商機。

非強迫但是強烈建議?經濟部「電詢」軍人用餐折扣惹議…網:功德台灣

經濟部近日被爆出為配合九三軍人節活動,主動「電詢」餐飲業者是否願意提供軍人用餐折扣,引發社群熱議。儘管官方強調未發函、僅電話詢問意願、沒有強迫業者參與,但PTT網友對此說法普遍不埋單,質疑政府「話術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