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品到營運Gogoro踩了哪4個坑? 一個資深投行家的觀察

9月13日Gogoro創辦人暨執行長陸學森宣布辭職。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胡經周攝影
9月13日Gogoro創辦人暨執行長陸學森宣布辭職。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胡經周攝影

摘要

曾是台灣最被看好的獨角獸Gogoro近期跌落神壇,不僅股價暴跌9成,還被爆出採用中國零件卻申請政府補助,9月13日Gogoro創辦人暨執行長陸學森宣布辭職。資深投行家點出4個Gogoro跌跤的原因。

台灣電動機車龍頭Gogoro遭遇亂流,自2011年起即擔任執行長的陸學森9月13日宣布辭職,另外也爆發採用中國製零組件,卻申請政府補助的新聞。一個新創巨星殞落,令人嘆息。

Gogoro曾經是台灣最被看好的獨角獸,2022年赴美掛牌,掛牌盤前市值高達22億美元,至今只剩下1.5億美元,股價大跌。

Gogoro創辦人陸學森是香港人,曾任宏達電創意長,打造出台灣電動機車生態系。Gogoro的投資人除了新加坡主權基金、台灣國發基金外,還包括企業大咖如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前後募集了大量資金。

今年第二季以來,Gogoro出現核心主管離職潮,包括營收長、財務副總、行銷長、產品長,這是企業內部存在著問題的警訊。

Gogoro為什麼會失敗?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1.拿不出實績

陸學森是卓越的設計師,而且很有願景、口才極佳、很會募資,但他卻不是優秀的CEO。由於過去幾年市場上的資金多,投資人特別願意砸錢在具有綠能永續概念的企業,但現在科技業進入寒冬,一切回歸根本,讓Gogoro過去能成功的因素消失了。

Gogoro業績不佳,只能不斷編織未來願景,最終連大股東也喪失信心。

2.企圖心太大

Gogoro過去幾年曾進軍中國、越南、印尼、韓國,還包括智利、哥倫比亞、尼泊爾、菲律賓和印度,但未真正落實。且由於擴充過於分散,資源也無法跟上來。

國際化是台灣的弱點,連台積電前進美國都遭遇大挑戰。一間公司要進軍國際,不能只靠領導階層帶領,團隊整體的國際化能力也很重要。另外,台商進入不熟悉市場時,一定要與當地龍頭企業合作,不能什麼都自己來。

3.成本過高

做電動車最高的成本就是電池,成本過高不僅會壓低利潤,也會讓產品價格沒有競爭力,而Gogoro一直以來都無法解決這個難題,找到獲利模式。

此外,在中美脫鉤、全球供應鏈重組的狀態下,Gogoro想要打造低成本的「台製電動車」有很多困難。經濟部最近要求中國製造、台灣組裝的MG電動車,需有一定國產化比例,雖可帶動本地供應鏈,但導致成本大幅增加,Gogoro也一樣。

4.定價不符合客群需求

陸學森的權力大,一切以設計優先、與市場脫節,當初會推出定價12萬8000元的電動機車,相信他就是以電動機車界的蘋果自許,卻忘記顧客都是小資族。

Gogoro的失敗對台灣新創企業是一記沉重打擊,值得我們深思。

《原文從產品到營運,Gogoro踩了哪4個坑?一個資深投行家的觀察

※本文出自「商業周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Gogoro 電動機車

相關新聞

饗饗爆食物中毒…同集團的「旭集」照樣去吃! 股添樂:會是近期最乾淨、體驗最好的

饗賓集團旗下品牌,一個人要價近2000的「饗饗」昨天爆發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剛好我今天要去吃旗下另一個品牌「旭集」。

多少資產才會滿足?雨果「不同年齡追求目標不同」:存夠退休金不是一切

最近看了一些影片,討論到不要僅是追求財富,人生還有很多其他重要的事情。也有影片訪問到一些已經達到一些財富地位的人,開始積極地參與公益活動與捐獻等事情。

文組該怎麼領高薪?過來人分享「服務業跳科技」:需要具備3種能力

之前蠻多文章討論文組職要怎麼領高薪,其實不少案例是進外商科技業然後擔任營運相關的職位像是Operation、行銷、客服、專案經理等等。

台中李方艾美酒店求售 業界猜測:趁國際飯店紛紛入駐脫手

斥資80億元打造的「台中李方艾美酒店」傳出委託不動產公司標售,引發關注。據台中市飯店業者指出,李方艾美公開求售後,已有仲...

momo富邦媒謝年會 持續發展多元科技電商第2曲線

台灣線上零售業龍頭富邦媒(8454)今(28)日舉行謝年會,呼應20週年以「開箱下一個自己」為主題,邀請momo及富昇物...

網家股臨會 通過引入統一成為最大股東

網路家庭PChome日前決議通過私募普通股案,引進統一參與認購,今舉行股東臨時會正式通過議案,統一也成為持股30%的最大...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