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中關稅戰經貿脫鉤 陸鷹派轟「要大陸的命」:拿台灣祭旗反制美

斥資8億美元買金礦!他押注黃金15年 靠基金再海撈150億

2025報稅系統啟動!快速登入搶先看所得稅 算出你的「省稅大禮包」

抗震盃競賽 新加坡達善中學與台灣大學獲冠軍

國震中心主任歐昱辰(右)頒獎給大專組首獎國立臺灣大學。圖/國研院提供
國震中心主任歐昱辰(右)頒獎給大專組首獎國立臺灣大學。圖/國研院提供

國科會轄下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國研院國震中心)舉辦的「2024抗震盃-地震工程模型製作競賽」,21日進行模型測試,高中組、大專組第一名分別由新加坡達善中學與國立台灣大學奪得。

921大地震距今已25年,其中經歷了2016高雄美濃地震、2018花蓮地震、2022台東池上地震、2024花蓮地震等,地震工程技術雖然不斷創新,地震預警也能迅速偵測後對外發布地震訊息,但以現今的科技水準仍無法於震前預測地震,也突顯平時防震準備與扎實的地震工程防災教育無比重要。

為推廣地震工程防災教育,鼓勵莘莘學子利用參與模型製作競賽來激發創造力,國研院國震中心於2024年9月20~21日於國震中心台北實驗室舉辦「2024抗震盃-地震工程模型製作國際競賽」,提供國內外學生同台競技的機會,以提升我國年輕學子之國際視野與專業能力。

抗震盃自2001年起已歷經21屆競賽,國內外參賽學生總數超過8,700人,今年有來自新加坡、香港、澳門、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韓國、泰國、越南等國家共25支國際隊伍報名,與國內各校高手合計95支隊伍近500人參賽。

抗震盃為期兩天,9月20日為模型製作,所有參賽隊伍必須在5.5個小時內,依大會限制的主題與提供之材料完成模型製作,並由裁判審查、決定模型載重後,才能參加隔日的競賽。9月21日為比賽日,由高中、大專組依序進行模型測試,必須在模型上加載至少7.5公斤的質量塊進行測試,符合實際運用下的遇到地震時的情形,才能得知其設計是否耐震。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橋墩、水塔、觀景台高塔等單一集中載重的塔型結構物為本次模型挑戰主題,評比依據為模型的性價比,為模型的性能(承受的最大震度)與價格(模型材料重量輕重)的比值(capability-price ratio, CP值),CP值越大,成績越好。經由審查時記錄每個參賽模型的質量(質量越重表示使用越多材料,分數越低),以各種不同震度的地震進行測試,直到競賽規定的最大地震強度或所有模型都崩塌為止,用這些數值來計算每一個模型的性價比。

經由振動台測試後,每組評選出前三名性價比最高的模型,頒發獎金及獎盃。此外裁判團還會票選出「結構設計與創意獎」、「設計理念展示獎」等各種獎項,頒發獎金與獎狀。比賽結果高中組第一至三名分別由新加坡達善中學、臺北市立南湖高中、雲林縣私立揚子高中獲得,大專組第一至三名分別由國立台灣大學、韓國啟明大學、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獲得。

國研院表示,高中組第一名為新加坡達善中學,該組模型製作十分精確,與設計圖吻合,模型簡潔、基礎方正,以梁柱構架支撐,無另加斜撐,利用最精簡的材料製作模型,通過規則最高的800 gal測試,獲得高中組首獎。

大專組第一名則由國立臺灣大學獲得,該組同樣採取構架系統之抗震策略,結構規則、對稱,以強柱弱梁之設計型式,透過結構側向變形來抵抗地震力,並且搭配梁柱間適當之膠合以傳遞應力,同時柱子斷面以L型向上漸變,因應不同高度之剪力及彎矩需求改變斷面,適當減輕重量以達到經濟性,最終通過800gal的測試,以最佳效率比取得第一名的佳績。

921大地震 台大

延伸閱讀

印尼雅加達「恐有強震」示警 民眾憂引發海嘯釀災

921震災25周年 頼清德:居安思危成立2會因應

AR堆沙、AI模擬舉重、組裝衛星模型 國科會推學童科普

研華擴大星國據點

相關新聞

影/中山大學宿舍水溝淪馬卡道澤蟹墳場?環保局公布會勘結果

台灣特有種「馬卡道澤蟹」僅生存在高雄柴山,今年1月有民眾發現中山大學教職員宿舍後方的水溝,疑因生活汙水直接排放其中,淪為...

讀物理未來只能去產線輪班? 人力銀行曝數據:月薪近7萬、滿意度逾7成

一名網友近日在Dcard發問:「唸物理所的出路是什麼?是不是都要去科技業產線輪班?」引發熱烈討論。對此,有網友認為,說到未來職涯發展,純物理系畢業是不好找工作的,建議讀電機然後花時間多修一些物理課程,讓自己在工程方面的底子更紮實;不過也有網友認為,應該是要看個人的研究方向和興趣來選擇,「說真的,可以選擇的工作很多」。

與學生們聚餐 管中閔因這理由「吃不到」:AI時代我活得真BI

前台大校長管中閔昨(19日)在臉書分享一則趣事,表示自己與三位已經踏入學術圈的博士畢業生共進午餐,三人雖然已在中央大學、清華大學與政治大學任教,卻笑稱「預算被刪」,只能點三人套餐,讓他這位老師只能在一旁陪坐、看著學生們開吃。他幽默表示:「這是AI時代,但我感受到的卻是BI(音似台語的悲哀)」。

前助理教授李明璁遭控性騷擾 台大證實解聘、4年不得為師

2023年MeToo運動期間,國立台灣大學前助理教授李明璁遭女學生指控性騷擾,並誘導發展成交往關係。日前台大教評會做成決...

南市消防領先全國 攜手陽交大推消防員職場健康促進App

針對消防員高壓、輪班、危險工作環境所導致的身心健康問題,台南市消防局率全國之先,引進結合行為科學與數位健康管理技術技術智...

專案教師遭濫用如免洗筷 教部祭上限令「少聘1人給10萬元」

因缺乏法律明文保障,大專校院專案教師曾遭濫用被視為學界「免洗筷」,為此,教育部要求大專校院自112學年起不得再增加專案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