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下馬威?黃國昌主持民眾黨代表大會 酸他「你一直插嘴不好」

知名造型師林葉亭失智父親走失 醫指「2大情境」最為常見

114學測自然/日本311大地震年份誤植 大考中心交試題專家討論

台塑再砸190億元拚減碳 衝刺每年效益達544億元

台塑集團推動永續有成,包括節能減排與循環經濟,成效卓著。 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塑集團推動永續有成,包括節能減排與循環經濟,成效卓著。 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塑(1301)集團推動永續有成,包括節能減排與循環經濟,成效卓著。台塑企業指出,過去25年已投資545.5億元、完成逾2.2萬件節水節能改善案,創造出的投資效益已達到每年464.9億元。台塑企業今年起還要再投資逾190億元,讓節能減排循環經濟投資效益達到每年544.7億元。 

台塑集團自2006年起成立「節能減排循環經濟推動組織」,由總裁王文淵親任召集人,四大公司董事長一同參與,定期開會檢討,由上而下一條鞭式全力推動節能減排與循環經濟。

在節能減碳方面,台塑企業表示,早在1999年就已在進行,只是當年國內尚無減碳的概念,當時要訴求的是不漏氣、不漏水、不漏油等「三點不漏」,2016年進一步依原物料、水資源、能源及廢棄物等四大循環面向納入「循環經濟」 的思考。

台塑集團近五年節能減排成效
台塑集團近五年節能減排成效

依據今年8月份最新數據顯示,台塑企業推動節能減排循環經濟已頗有成效,自1999年至2023年共完成2萬2,702件節水節能改善案,這其中包括節水案4,942件,帶動每日節水40.8萬噸;節能案1萬7,760件,促成每年減少CO2排放量1,600.9萬噸。台塑企業強調,目前持續進行中的尚有節水節能改善案2,399件,每年可以再減少CO2排放量231.9萬噸。

此外,台塑企業過去25年之間為了節能減排循環經濟,已經累計投入545.5億元,這些投入除了帶來可觀的節水、節電、節燃料、節蒸汽、降低CO2當量之外,截至2023年總計已達成2萬2,702件的改善案,為台塑企業創造投資效益達到每年464.9億元,金額已超過台塑四寶2023年獲利440億元。

依照台塑逾190億元投資規劃,目前仍持續進行中的改善案件還有2,399件,可再新增年度投資效益79.9億元,讓台塑企業節能減排的年投資效益達到544.7億元。

台塑企業強調,在整個節能減排循環經濟推動過程當中,相當重視跨廠區、跨公司的循環整合再利用,以麥寮園區水資源循環為例,因回收雨水已無污染物, 可進一步供應製程使用,且一滴水可循環使用12.9次,台塑企業在麥寮園區迄至2023年底總投入424億元,目前每年效益也約387億元。


延伸閱讀

台塑企業邁向碳中和 AI 幫大忙

台塑集團循環經濟 廢氣變黃金

台塑集團

延伸閱讀

淡江大學節能領頭羊 EMS系統年省2千萬元電費

夏令營學員不是小朋友 台塑企業為「萬歲團」辦特殊夏令營

2030減碳目標 彭啓明盼訂更積極目標

2030減碳24%±1% 彭啓明:年底前提出更積極目標

相關新聞

饗饗爆食物中毒…同集團的「旭集」照樣去吃! 股添樂:會是近期最乾淨、體驗最好的

饗賓集團旗下品牌,一個人要價近2000的「饗饗」昨天爆發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剛好我今天要去吃旗下另一個品牌「旭集」。

多少資產才會滿足?雨果「不同年齡追求目標不同」:存夠退休金不是一切

最近看了一些影片,討論到不要僅是追求財富,人生還有很多其他重要的事情。也有影片訪問到一些已經達到一些財富地位的人,開始積極地參與公益活動與捐獻等事情。

文組該怎麼領高薪?過來人分享「服務業跳科技」:需要具備3種能力

之前蠻多文章討論文組職要怎麼領高薪,其實不少案例是進外商科技業然後擔任營運相關的職位像是Operation、行銷、客服、專案經理等等。

台中李方艾美酒店求售 業界猜測:趁國際飯店紛紛入駐脫手

斥資80億元打造的「台中李方艾美酒店」傳出委託不動產公司標售,引發關注。據台中市飯店業者指出,李方艾美公開求售後,已有仲...

momo富邦媒謝年會 持續發展多元科技電商第2曲線

台灣線上零售業龍頭富邦媒(8454)今(28)日舉行謝年會,呼應20週年以「開箱下一個自己」為主題,邀請momo及富昇物...

網家股臨會 通過引入統一成為最大股東

網路家庭PChome日前決議通過私募普通股案,引進統一參與認購,今舉行股東臨時會正式通過議案,統一也成為持股30%的最大...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