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非常不爽俄國」 川普揚言50天內沒達成協議 將對俄課徵100%關稅

撿便宜看過來!這裡買法拍屋一坪省20萬

房市示意圖/記者游智文攝影
房市示意圖/記者游智文攝影

哪裡法拍可撿到便宜?住商機構觀察內政部統計,全台法拍與一般買賣契約單價,價差最大為台北市,法拍與一般物件單價價差近20萬元。

其他價差較大依序為高雄市、新竹縣、嘉義縣、南投縣。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因成屋市場供給少,屋主要是缺錢,多數能在市場中順利出售,淪落法拍的房產,大多為條件較差物件,且部分房產有債務、事故等因素,致使法拍案普遍能有明顯價差。

根據內政部統計,今年第一季全台法拍成屋平均單價約16萬元,而買賣契約價格平均單價35.2萬元,換算若購買法拍物件,每坪平均能省19.2萬元。

觀察各縣市價格,法拍與一般物件價差最大為台北市,法拍成屋平均單價僅53.6萬元,與一般買賣契約價格平均單價約73.4萬元相比,每坪價差達19.8萬元。

價差第二高為高雄市,法拍成屋每坪平均僅約9.1萬元,與買賣契約價格平均單價相比,每坪價差為17.1萬元;至於有「竹科客」支撐房市的新竹縣,法拍成屋與一般買賣契約單價價差達13.4萬元,排名全台第三名。

賴志昶分析,法拍出現明顯價差縣市,大多集中於都會區或熱門房市議題的縣市,如前三名的台北、高雄及新竹,都是近年房市議題最熱區域,這樣縣市本身市況佳,消費者若遇債務問題,大多能輕鬆找到「接盤俠」拋售,以解決債務,真正淪落房市物件,除條件較差,也可能涉及債務、民刑事案件甚至事故事件等疑慮,致使法拍價位較為低落。

另觀察該排行榜,位處中南部的嘉義縣、南投縣此次也相繼進榜,且法拍物件價差每坪可達11萬元。

賴志昶分析,兩縣市本身都屬農業、觀光大縣,過去房市交易熱度較冷,惟近年來受不同議題帶動,如嘉義縣有台積電進駐、南投則受惠於台中房市外溢,近期買氣保持一定熱度,致使一般買賣契約平均單價直線飆升,但反觀淪落法拍市場物件,可能多為高屋齡或其他較差條件者,兩者相比價差便相當顯著。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提醒,房市較佳縣市,建商推案或市場供給較顯充足,會到法拍市場看房者,大多為投資或置產族群,自住客若想於法拍市場撿便宜,除需熟悉法拍流程,並與投資族、代標業者競爭,拍定後還可能面臨債務人或第三人占用、法拍物件屋況複雜等風險,若消費者有意進場法拍市場,需審慎評估物件狀況與自身財力。

房市 債務

延伸閱讀

連5震!規模6.3強震後 07:42花蓮外海規模4.8地震…最大震度3級

12縣市國家級警報! 07:35花蓮外海規模6.3極淺層地震 最大震度4級

影/嘉義縣人犯逃跑…失竊民宅批錯失追捕良機 警方回應了

全台豪大雨特報!9縣市雨勢最劇烈 台南1級淹水警戒

相關新聞

街口支付母公司遭查封!輿論分兩派開戰:錢先提領出來再說

街口支付母公司近日因涉及36億元股權糾紛,遭台北地院查封未果,連帶導致近300名員工在查封前40分鐘臨時被通知居家上班。消息一出,用戶對資金安全議題表現出高度警覺,市場討論迅速升溫。 街口母公司

「一則預言7月旅遊全崩?」日本地震謠言網友嘲諷…旅行社慘喊35年最差

日本地震謠言流傳,旅遊團客急凍,網友一面倒質疑預言威力,社群聚焦旅行社市場變化與消費者信心轉移。

「預算不足」國旅改出國…暑假全台住宿率暴跌遇寒流!引爆網友砲火

暑假本是旅遊旺季,卻傳出全台住宿率暴跌,旅宿業者直言「史上最慘」。根據TVBS報導,花蓮住宿率平日不到三成,梨山也僅五成,不少業者將矛頭指向民眾熱衷出國、預訂期縮短等原因,積極推優惠盼救暑假商機。

非強迫但是強烈建議?經濟部「電詢」軍人用餐折扣惹議…網:功德台灣

經濟部近日被爆出為配合九三軍人節活動,主動「電詢」餐飲業者是否願意提供軍人用餐折扣,引發社群熱議。儘管官方強調未發函、僅電話詢問意願、沒有強迫業者參與,但PTT網友對此說法普遍不埋單,質疑政府「話術施

日幣「甜甜價」刷新紀錄!他靠1招換到1:0.19 網盛讚:甜到蛀牙

受惠新台幣強勢升值,今(4)日台銀日圓現鈔賣出價一度來到0.2026,創下史上最甜換匯紀錄,10萬元台幣可多換近7萬日圓。PTT網友瘋狂討論此一匯率變動,有人興奮大喊「甜甜價!」,也有人戲謔表示「每天都是史上最甜」,更有網友直言「0.19才叫便宜」,形容匯率行情像在「糖尿病邊緣徘徊」。

華航帶頭響應國軍升等禮遇…「幫忙做功德」股東會時準備被罵翻!

國軍搭機優先升等政策,隨著總統賴清德喊話,華航董事長高星潢積極協調國內多家航空業者配合,力挺國軍登機禮遇。7月1日新制上路後,已有11名軍人享受優先登機,升等政策更成為近期市場與社群熱議焦點。究竟這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