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日本長野縣發生規模5.0地震!震源深度僅10公里 最大震度5弱

綠營赴監院陳情彈劾 蔣萬安挨批「帶頭違法」霸氣回7個字

川普突襲參與!日美磋商「震撼教育」 日媒揭內幕:談判節奏全被掌握

數位行銷視角/媽媽市場商機大

在數位行銷的世界中,有所謂的「魚群」「漁網」跟「魚餌」。魚網,指的是行銷預算。預算愈高,網子愈大。魚餌是讓魚看到的東西。不管是路上的看板、電視的廣告、論壇的內容,或是手機上的影片。而魚群的專有名詞是「目標受眾」。

今天就來聊聊,有一種魚,叫做「媽媽」。

世界上的媽媽都很偉大,不只是對於孩子而言很偉大,對於零售商家來說也很偉大。因為,大多數零售電商的其中一種主要銷售對象都是「媽媽」。那「媽媽」這個魚群有多大呢?

根據內政部2021年的統計資料,台灣媽媽大約有600萬人,是企業的目標市場。媽媽族群龐大也具多樣性。

按照工作與否來分,有職業婦女、家庭主婦二大類;按照孩子的成長階段不同,Meta 在廣告後台又分成嬰幼兒家長、 學齡前兒童家長、低年級學童家長、青少年學童家長、青少年家長以及成年子女的家長等。

此外,媽媽身邊的異性簡稱「隊友」,依據隊友狀態又分成三類:一般、單親及偽單親。不得不說,隊友對於媽媽來說真的很重要。

我身為一名隊友,目前還努力維持正常發揮,歸於「一般」類型,在此給同為隊友的朋友一個良心的建議──「媽媽開心最重要」。

當一個女生進化成「媽媽」,她的注意力跟生活的重心會從隊友轉移到孩子身上,因為媽媽把生命的最精華都貢獻到下一代的付出。隊友能夠做的,就是「協作」,全力配合。

有了小孩,在消費選擇上,因為多了小孩方面的支出,但多數收入不會增加太多,所以會更「精打細算」。但只要是孩子的東西,就是「買!買!買!」特別是剛進化的媽媽,在月子中心的床上消費力不容小覷。

從有人類文明以來,就有漁業的存在。不同的魚、要用不同的方式捕撈。像是大型的魚類要用延繩釣,在海底棲息的魚蝦要用拖曳網捕撈。

不同類型的媽媽,作息方式也會不同。一般的情況下,媽媽會咬餌(購物)的時間,通常稱為「Me Time/我的小時光」。

例如職業婦女通常是中午用餐跟晚上睡前。家庭主婦送完小孩,一直到接回家前,還有晚上睡前。

至於孩子已經長大放飛的媽媽則時間比較多,養生的會比較早睡,但若孩子還沒長大,「姐每天在熬的不是『夜』、是『自由』」。

母親節為例,這個台灣上半年繼過年後的最大行銷檔期。

通常我們會以為母親節禮物是要買給媽媽的,但你有沒有想過,母親節禮物到底是誰在買的?會不會買的人也是媽媽?因為母親節剛好多一個請款理由、犒賞自己?

女性市場無限,做生意一定要認識「媽媽」這個市場,了解市場有多大,再認識不同媽媽的多樣性,掌握媽媽的特性,才能算準時機釣大魚。

最後別忘了,母親節可以為媽媽創造儀式感,但每一天都可以創造商機。

廣告 母親節

延伸閱讀

影/高屏溪暴漲養殖戶魚蝦全流出來 民眾開心「混水摸魚蝦」

父親節儀式感總被母親節輾壓 SOGO今夏炒熱市場再加碼

東港鹽埔漁港冷鏈物流中心動土 可儲近千噸漁貨

陸海警發文嚴打非法捕撈 平潭一小時內查8艘

相關新聞

光陽內鬥 董事長柯勝峯宣布不續任

機車大廠光陽去年才邁入六十周年,公司將於下周三(十六日)舉行股東會全面改選董事,經營權之爭卻浮上檯面。光陽董事長柯勝峯昨...

獨/台塑河靜鋼廠籌組320億大型聯貸案 將在3月簽約

據透露,為政府新南向政策最具指標性投資案的台塑越南河靜鋼廠,近期內將向國銀新爭取12億美元(約台幣320億元)的聯貸案,...

電價漲幅恐達9%?他怕爆:便當可能要賣200元 網直指罪魁禍首

電價再掀漲風!由於立法院砍掉台電千億元補助,導致台電需自行尋求財務平衡,並可能依法爭取合理利潤。原本預計4月電價調漲6%,如今依照電價公式計算,漲幅恐進一步擴大至9%,接近一成,這將是四年來第五次電價調漲。

獨家/懸缺一個月!台灣高鐵董座人選出爐 代理董事長鄭光遠真除

據了解,台灣高鐵(2633)董事長將由現任代理董事長鄭光遠真除。前台灣高鐵董事長江耀宗於今年1月9日卸任,並先由鄭光遠代...

台積電商機!台業者投30億日圓建熊本公寓式酒店 Q2起營運

隨著台積電熊本廠2024年量產,當地經濟發展迅速升溫,商務差旅需求大增。旅遊業者DoMo集團看準商機,2023年挹注30...

科技業主管反而超容易失業?過來人曝「每年都戰戰兢兢」:養成3習慣保持競爭力

今天看到一篇科技業高管中年失業找不到工作的文章,覺得很感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