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ChatGPT-4o生圖進化!怎做「專屬LINE貼圖」 4步驟簡單產出

茂林前鄉長氣絕紅塵峽谷!溯溪時發生意外 倒下來不及救臥河床

北一女師被抹紅檢舉 蔣萬安表態:堅定捍衛言論自由

亞洲生技展開幕規模創新高 與會海外專業人士占4成

亞洲生技大會主席李鍾熙(左七)、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吳忠勳(左六)與國際生技協會聯盟執行總監希拉蕊‧斯蒂斯(中),出席「2024亞洲生技大會」論壇開幕合影。記者林澔一/攝影
亞洲生技大會主席李鍾熙(左七)、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吳忠勳(左六)與國際生技協會聯盟執行總監希拉蕊‧斯蒂斯(中),出席「2024亞洲生技大會」論壇開幕合影。記者林澔一/攝影

2024 BIO Asia-Taiwan亞洲生技大展今日舉行開幕典禮,大會主席李鍾熙致詞表示,過去一年對生物技術產業來說是平穩又動盪的一年,雖然經歷資本市場的低潮,但生技創新量能沒有停止。本次與會專業人士有40%來自海外,尤其以日本、美國、韓國人數最多,顯示亞洲生技大會持續邁向國際化。

2024亞洲生技大展由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與展昭國際共同主辦。受凱米颱風影響,開幕日延期至26日舉辦,原計劃邀請府方高層也因故無法親自到場,總統賴清德以賀電祝大會順利。不過,今年活動規模再創新紀錄,一對一商機媒合會邀請增加70%,突破8000場次,大展展出超過900家指標性大廠,攤位數超過2200個。展場中細胞治療與再生醫療為亮點。

美國生物技術創新組織(BIO)總裁John Crowley以線上方式獻上祝賀,他指出,BIO是全球最大的生物科技倡導組織,會員遍布全球近1000家生物技術公司,今年6月北美生技展上,台灣館新創量能令人印象深刻。他還提到,自己兩個孩子患有罕見疾病龐貝氏症,感謝中研院院士陳垣崇研發全球首款龐貝氏症療法Myozyme,不僅挽救孩子生命,也見證台灣生物科技創新實力。

另外,經濟部產業技術司也在展區攤位上宣布科專技術授權,宣布兩項癌症醫療研發成果重大產業化科專技術授權進展,一是由生技中心專屬授權朗齊生醫治療血癌的「新穎FLT3抑制劑血癌精準治療藥物」。另一項則是工研院「癌症高精準血液基因檢測」技轉列特博生技。

展會也同步進行「2024傑出生技產業獎」頒獎,由李鍾熙及生物產協理事長吳忠勳、經濟部產發署副署長陳佩利、獎章委員會召集人/台北醫學大學院士張文昌、國科會副主委蘇振綱,頒發獎章給共19家得獎公司。

雖全台因颱風放假兩日,不過,亞洲生技大會系列活動未取消,並進入第三日。論壇中三場創新科技論壇,分別聚焦人工智慧(AI)在製藥產業中的應用、基因體和精準醫療,以及數位健康等全球生醫界重要趨勢。

生技產業 院士

延伸閱讀

教育部擬改「台灣台語」挨批政治用意 文化部:將辦客語、原住民語論壇

2024亞洲生技大展 訊聯力推外泌體研發代工服務

台大就醫且因「醫療權」安置的血癌男孩,休學2年考上台大!

【重磅快評】當兩岸陸船事件共識遇上全球反中大會

相關新聞

獨/台塑河靜鋼廠籌組320億大型聯貸案 將在3月簽約

據透露,為政府新南向政策最具指標性投資案的台塑越南河靜鋼廠,近期內將向國銀新爭取12億美元(約台幣320億元)的聯貸案,...

電價漲幅恐達9%?他怕爆:便當可能要賣200元 網直指罪魁禍首

電價再掀漲風!由於立法院砍掉台電千億元補助,導致台電需自行尋求財務平衡,並可能依法爭取合理利潤。原本預計4月電價調漲6%,如今依照電價公式計算,漲幅恐進一步擴大至9%,接近一成,這將是四年來第五次電價調漲。

獨家/懸缺一個月!台灣高鐵董座人選出爐 代理董事長鄭光遠真除

據了解,台灣高鐵(2633)董事長將由現任代理董事長鄭光遠真除。前台灣高鐵董事長江耀宗於今年1月9日卸任,並先由鄭光遠代...

台積電商機!台業者投30億日圓建熊本公寓式酒店 Q2起營運

隨著台積電熊本廠2024年量產,當地經濟發展迅速升溫,商務差旅需求大增。旅遊業者DoMo集團看準商機,2023年挹注30...

科技業主管反而超容易失業?過來人曝「每年都戰戰兢兢」:養成3習慣保持競爭力

今天看到一篇科技業高管中年失業找不到工作的文章,覺得很感慨。

饗饗爆食物中毒…同集團的「旭集」照樣去吃! 股添樂:會是近期最乾淨、體驗最好的

饗賓集團旗下品牌,一個人要價近2000的「饗饗」昨天爆發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剛好我今天要去吃旗下另一個品牌「旭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