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黃仁勳成「美中特使」?輝達H20晶片恢復銷陸 外交手腕驚艷眾人

獨/被控以1千元賣帳戶給詐團!「蔡依林恩師」張勝豐洗錢罪判刑

轟曹興誠親中始祖 徐巧芯揭連串黑歷史:隨時可能再背叛台灣

法人禁買豪宅改買辦公室?兩投資公司捧現金3.4億買首泰信義

首泰信義。記者朱曼寧/攝影
首泰信義。記者朱曼寧/攝影

《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後,私法人購買住宅採取許可制,且今年5月更加碼限制法人不得購買豪宅,讓法人購買住宅的交易銳減,據實價揭露,今年6月成交大安區「首泰信義」中樓層兩戶,總金額3.4億元,單價183.3~185.8萬元,為兩間相關投資公司現金購入,由於「首泰信義」19樓以下為一般事務所用途,顯見現在有資金的法人由住轉商,改買商用不動產。

台灣房屋信義光復旗艦加盟店店長饒乃軍表示,「首泰信義」是台北市少見的豪宅捷運共構案,下方是捷運信義安和站5號出口,樓高達34層,3到19樓為一般事務所用途,20樓以上則是規劃88~180坪的豪宅,屋齡僅2年,目前實價共揭露6筆交易,百坪以上格局的單價至少183萬元,甚至高樓層站上200萬俱樂部,因採高規格豪宅規劃,又正居首都蛋黃核心的大安區精華地段,鄰近信義計畫區和101大樓,讓成交價格表現優異。

觀察今年高端市場交易,仍有法人購置豪辦,除了投資公司買「首泰信義」之外,還包括醫療業者以1.65億購買「基泰台大」辦公室、而最熱門的豪辦就屬「欣翰士林官邸」,今年共四戶總價落在1.35~2.9億元由批發零售業、行銷公司、投資顧問公司等業者分別購入進駐。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平均地權條例》自從去年7月修法後,限定法人購置住宅僅能作為宿舍、供居住使用的出租經營、實施都更危老或合建等用途,並採取許可制。根據內政部資料,截至今年3月底,九個月以來私法人申請購買住宅件數仍有588件、許可數為424件,今年5月內政部更進一步設定三大限制,包括僅能買成屋、禁止買高價住宅、以及公司需成立至少一年且員工5人以上等,除非解禁,否則未來豪宅法人戶將越來越少。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說,受惠於科技產業發展,台灣經濟成長看好,股市破兩萬點,法人獲利,市場資金豐沛,加上美中貿易戰後的台商回流資金,「5年內不得投入不動產」的限制即將在今年8月陸續解禁,因此下半年商用不動產市場,可望在企業資金湧入下更加熱絡。

資料來源/台灣房屋
資料來源/台灣房屋

豪宅

延伸閱讀

顏寬恒涉貪、假買賣豪宅判8年4月 台中地院:有很強的證據

獨/女兒戀愛了 楊麗音不知情得知真相「默默接受」

凱米狂風磁磚亂飛 隋棠豪宅天窗爆裂網嚇:心碎聲音

台中連放2天颱風假 顏寬恒涉豪宅貪汙案延至周五宣判

相關新聞

錢去哪了?全民普發1萬元再掀論戰…《聯合》粉絲團炸鍋:追問超徵流向、舉債合理嗎

「普發1萬元」議題再度引爆網路熱議,《聯合新聞網》粉絲團湧入大量留言,民眾聚焦超徵稅收去向、政府舉債發現金是否合理,留言區正反聲音持續交鋒,顯現社會分歧與民意沸騰。 原始新聞針對普發現金1萬元是

普發1萬為何需要舉債?引政府3800億帳目爭議…觀點正反激辯!

近期「全民不普發一萬元」議題持續延燒,PTT股板上再次爆發激烈論戰。有網友以會計角度質疑政府超徵稅收與特別預算帳目運用,認為財政邏輯不通,政府「說好的錢到底去哪裡?」引來正反兩派激烈交鋒。 編輯

普發1萬得舉債?卓榮泰坦言「內心交戰」政府預算細節曝光…網全炸鍋

藍白聯手在立法院通過「普發1萬」特別條例,全民現金大紅包話題沸騰,但行政院長卓榮泰17日記者會親上火線,直言政府沒多餘的錢可普發1萬,若要硬上,行政院勢必得舉債。他坦承「發不發,我內心交戰!」強調願意

員工被要求擺拍?台電官方開嗆電力產業工會:不容被誣衊

台灣電力產業工會16日發布聲明,拼命搶修復電但拒為公司擺拍、拒當撥補台電千億大內宣的素材,台電也反擊了,強調台電同仁颱風...

新光三越董座爭奪戰落幕 吳東昇續任、吳昕陽任副董兼總經理

新光三越董事長爭奪戰落幕,董事長吳東昇續任,而現任總經理吳昕陽則被選為副董事長兼董事長,意味著新光金創辦人吳東進布局成功...

南京紅姐1700男約事件震撼!小王小大:台中「一樓一鳳」同樣反映情感現象

南京近期爆紅的「紅姐」事件引發台灣社群熱議,38歲的紅姐雖外型不符主流審美,卻號稱曾與近1700位男性有過約會與互動,讓不少台灣網友驚呼:「第一次覺得人生很失敗,居然輸給紅姐!」小王小大節目開頭坦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