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子農場/台日共玩 推動創新創業
日圓持續貶值,暑假開始之後,到日本旅遊的台灣人也愈來愈多。從成田機場通關常常要花上兩三個小時,但是搶著去日本的人卻不減反增。
根據台灣和日本雙方官方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在2023年到日本旅遊420萬人次,在世界各國訪日人口數排名第二位。日本也在2019年疫情前有216萬人次來台旅遊。雙方政府多年來一直以700萬人次為共同努力目標,持續加強彼此的交流。未來,台日如果每年有700萬人次互訪,這個數字背後可能會有那些意義和價值?
和幾位朋友聊起這件事,大家也聊出了「台日共玩」的構想,希望促成台日之間更多的共創和共好。我們的初步構想是,以2025年大阪世界博覽會為舞台,宣揚台日共玩與世界共玩。在日本租用一條遊船,把這條船布置成海上藝廊,展演台灣和日本藝術家的作品,也邀請世界各國參加世博的朋友每個晚上來船上開派對。然後在台灣和日本同步成立台日共玩俱樂部,持續合作推動創新甚至創業。
大家一路聊了半年之後,終於拍板組成工作團隊。在成立團隊之前,我們特別拜訪國策顧問吳靜吉老師,請這位台灣文創教父指點我們。吳老師建議,讓台灣從日本出發和世界共玩,先找到更多理念相同的朋友,大家集思廣益。我們於是馬上成立了台日共玩的LINE群組,開始招兵買馬。
台灣和日本之間的關係始於19世紀末。1895年,台灣成為日本殖民地,這一時期持續了50年。這段歷史對台灣社會、經濟和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日本的基礎設施建設、教育體系和醫療制度都在台灣留下深刻的烙印。
戰後,台灣在中華民國政府的管理下重建,但日治時期留下的影響依然深遠。現代的台日關係其實都建立在這段歷史基礎上。雙方在文化、經濟和旅遊方面保持密切交流。日本文化在台灣一直相當受歡迎,從動漫到料理,一直影響著台灣人的日常生活。
我們認為,台日共玩不僅可以創造旅遊業的繁榮,還可以擴展到多個領域,比如:
一、文化交流:舉辦聯合藝術展、音樂節、電影節等活動,增進雙方文化理解。2025年大阪世界博覽會將是展示台日文化合作的絕佳平台。
二、科技與創新:雙方在科技研發和創新領域合作,共同開發新技術並推向全球市場。台灣在半導體和電子產業的優勢與日本在機械和製造業的專長互補性強。
三、教育與研究:擴大學術交流,推動大學生交換計畫和聯合研究項目。台日大學合作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
四、環境永續:在環境保護與持續發展方面合作,分享技術和經驗,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
除了以上,雙方還有更多面向可以加強合作。台日共玩和共創所帶來的科技創新和環境保護成就可以為全球提供範例,並且和更多國家採取類似合作模式,共同面對21世紀的挑戰。
台日共玩不僅是單純的旅遊互動,更是一種共創未來的合作。以2025年大阪世博會為契機,展示台日合作的成果,並向全世界宣揚這種合作模式的成功。期待在不久的將來,台灣和日本能有更多合作,共玩共創共好。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