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師看時事/綠色金融助益淨零轉型
根據聯合國Net Zero Tracker 2023年統計報告,已逾140國設定2050淨零排放目標,而國際上超過9,000家企業、1,000座城市支持「零碳排放活動(Race to Zero Campaign)」計畫,承諾採取嚴苛且立即的行動,期於2050年達成淨零。
我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為響應國際淨零趨勢、促進綠色金融【綠色金融】根據聯合國環境署(UNEP)定義,以「友善環境」為目標而創建的金融商品或服務(包括貸款、債務機制、保險和投資),即稱為綠色金融。 發展綠色金融的目的,是為了協助公共、私營和非營利機構,將資金流向永續事業。綠色金融有兩層含義,包括金融業如何促進環保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以及金融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金融業者應將對環境的影響,視為成本、風險或回報之一,進而做出更符合永續價值的金融決策及日常業務。市場有效運作,推動「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期透過整合金融資源,以支持台灣淨零轉型,同時為了確保資源導入真正有助於達成淨零排放的行動,更於2024年5月發布「金融機構防漂綠參考指引」,期許金融機構發揮「真正」的綠色影響力。
在「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中,金融機構應對接「碳會計金融合作夥伴關係(Partnership for Carbon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s, PCAF)」,除了盤查投融資部位的碳排放外,更應隨著方法學更新納入承銷、保險等部位,將盤查做得更加細緻、以全面掌握金融活動對氣候變遷【氣候變遷】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是指氣候在一段時間內的波動變化,近年對氣候變遷討論最多的是有關產業政策對當代氣候的影響,尤其是全球暖化問題。由於大氣和海洋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過量,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溫度升高,並引發乾旱、洪災、熱浪等各種極端天氣,氣候變遷也改變了自然生態,造成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資源短匱,乃至使得農產歉收,帶來糧食危機。的衝擊;再者應藉由「科學基礎目標倡議(Science Based Target initiative, SBTi)」制定合理且明確的減碳目標,並導入內部碳定價【碳定價】碳定價(carbon pricing)是指為排放的二氧化碳訂定一個價格。國際間碳定價大致有二種,即碳排放交易及碳稅。世界銀行統計,截至2021年,全球有65個國家及地區實施碳定價策略,其中30個國家採取碳排交易、35個國家以收取碳稅為主,管控全球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21.5%。(Internal Carbon Pricing, ICP)等減碳策略,透過「碳有價」的概念引導業務單位進行低碳決策,俾利不同業務精準進行深度減碳。
同時亦留意巴賽爾銀行監理委員會(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BCBS)於2023年11月發布「巴賽爾銀行氣候相關財務風險揭露框架」,要求銀行未來應按投融資產業揭露財務碳排、碳排密度、促進碳排等資料,持續深化氣候風險管理能力及組織韌性。
觀察台灣金融業,現正透過多種方式加速產業淨零轉型,例如:針對高碳行業訂出承作限制及退出時程;執行ESG【ESG】ESG是環境保護(E,Environment)、社會責任(S,Social)和公司治理(G,Governance)三個英文單字的縮寫,被做為是衡量一家企業永續性的指標。其中,環境保護面包括空氣汙染、溫室氣體排放、水及汙水管理等;社會責任包括人權、勞工關係、僱員健康安全等;公司治理面則包括商業倫理、競爭行為、激勵措施供應鏈管理等議題。 ESG最早是在2004年聯合國《Who Cares Wins》報告中提出,歐美國家行之有年,我國金管會則是在2020年推出的「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中,規定上市櫃公司原先編撰的企業社會責任(CSR)報告書,更名為永續報告書,並具體要求企業揭露ESG資訊,推動發布英文版永續報告書。投融資檢核,將ESG因子納入投融資決策,使願意淨零轉型的企業更易獲得資金;設定ESG議合路徑,積極向外溝通淨零轉型的重要性以及執行方式,充分發揮盡職治理精神。
此外,在淨零趨勢下,防漂綠已成為國際共識,主管機關亦透過法規及評鑑正加強監管力度。為了回應現有「永續金融評鑑」中的企業反漂綠問項,以及「金融機構防漂綠參考指引」之五大原則,金融機構應建立金融商品或服務以及「永續」或「綠色」相關聲明的防漂綠機制以及內部控制,透過內部覆核或外部第三方機構驗證,以確保產品與聲明符合主管機關的期待。
針對近期甫出版的參考指引,提醒金融業者在對外發布永續相關聲明時,須避免誇大其詞、使用過多專業術語或隱藏負面訊息;在聲明涉及與同業比較時,若僅遵循法規最低標準,則不應使用「最優良」等誤導性字眼。
全球以淨零為永續發展主軸之風潮下,綠色金融行動仍將持續成為全球金融市場的一大重點,也成為企業得以落實永續作為的重要推手。金融業除落實自身營運減碳外,須建立可靠的方式以減少來自於投融資對象之碳排放,以促進產業碳排管理能力和落實減碳,惟亦須留意防漂綠機制的完善情形,確保發揮金融業的正面影響力,為淨零碳做出積極貢獻,並建立永續發展的未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