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遭影射放消息?葛斯齊開戰S家「別再噁心」 賈永婕不忍回應了

現場尖叫四起!花蓮火車站前計程車暴衝 被撞民眾倒地哀嚎

這裡全台最有錢也最愛買房! 1年成交1532戶、均價2千萬

永慶房產集團統計全台所得前十名行政區近一年房市價量,平均所得最高的竹北市,住宅交易件數破1,500件,亦位居所得榜上第一。圖/永慶房屋提供
永慶房產集團統計全台所得前十名行政區近一年房市價量,平均所得最高的竹北市,住宅交易件數破1,500件,亦位居所得榜上第一。圖/永慶房屋提供

永慶房產集團根據實價登錄資料,統計全台所得前十名行政區近一年房市價量,竹北市不僅是全台平均所得最高,近一年交易量1,532件也位居榜單最高;名列收入第三名的台北市大安區,住宅平均總價3,589萬元,為榜單中最貴。

根據財政部110年綜合所得稅申報核定統計專冊,全台平均所得前十名行政區為 新竹竹北市、新竹東區、北市大安區、北市中正區、北市松山區、新竹寶山鄉、北市中山區、北市內湖區、北市信義區、新北林口區。

從全台所得前十的行政區來看,新竹縣市共有3個行政區入榜,包括竹北市、東區和寶山鄉,其中「竹北市」平均所得為全台之冠,交易量也是最火熱的一區。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住宅市場交易是否熱絡,「就業機會多寡」、「收入水準高低」是兩大關鍵因素。

竹北市距離新竹科學園區大約10分鐘的車程,擁有強勁的就業動能,隨著生活機能發展成熟,吸引大量竹科高收入所得族群。當地居民平均所得為174.6萬元,近一年交易量為1,532件,平均一個月約成交127件,雙雙居入榜行政區之冠,平均成交總價也高達2千萬。

新竹還有東區和寶山鄉也入列。陳金萍說明,新竹市東區是全台最知名的科技產業聚落,且鄰近清大、交大,不少竹科的工作族群選擇就近置產,當地居民平均所得為164.5萬元,位居第二,近一年交易量為1,345件,量能十分火熱。

新竹縣寶山鄉為新竹房市蛋白區,房價長期位於低檔,不過近期隨著新竹市區發展飽和及台積電設廠效應下,建商推案外擴,讓傳統蛋白、蛋殼區域房價也直線飆升。

隨著竹科工作人口進駐後,帶動當地平均所得上揚,平均所得為123.1萬元,比台北市中山、信義、內湖區還高。

從這次十個上榜的行政區來看,台北市做為全台行政首都以及金融中心,共6個行政區上榜,收入水準穩居全台之最。雖然平均所得高,但對於房價負擔卻是全台最重,上榜的6個行政區平均總價全數突破2,000萬大關,其中房價最高的大安區,近一年平均總價達3,589萬元,相當驚人。

陳金萍分析,大安區位於北市蛋黃區,不但具備有強大的交通優勢、蓬勃的商業活動和良好的生活機能,當地還富有濃厚的人文氣息,各級明星學校、公園綠地等優質居住條件,再加上土地價值不斐、供給稀少,燙金門牌受到許多政商人士及金字塔頂端的高收入族群青睞。

儘管近一年大安區平均總價仍居高不下,但當地優質地段的保值與增值潛力,近一年仍保有1,076件交易量的水準。

全台平均所得前十名行政區近一年房市價量。資料來源/永慶房屋
全台平均所得前十名行政區近一年房市價量。資料來源/永慶房屋

房價 竹科

延伸閱讀

端午3天連假周末登場 北市垃圾清運「這天」打烊停收

北市松山分局中崙所涉包庇色情 巡佐陳建業50萬交保

北市松山分局2警涉包庇色情遭搜索約談 北檢漏夜複訊

北市2員警涉收賄包庇應召業者 檢搜索約談8人

相關新聞

獨/台塑河靜鋼廠籌組320億大型聯貸案 將在3月簽約

據透露,為政府新南向政策最具指標性投資案的台塑越南河靜鋼廠,近期內將向國銀新爭取12億美元(約台幣320億元)的聯貸案,...

電價漲幅恐達9%?他怕爆:便當可能要賣200元 網直指罪魁禍首

電價再掀漲風!由於立法院砍掉台電千億元補助,導致台電需自行尋求財務平衡,並可能依法爭取合理利潤。原本預計4月電價調漲6%,如今依照電價公式計算,漲幅恐進一步擴大至9%,接近一成,這將是四年來第五次電價調漲。

獨家/懸缺一個月!台灣高鐵董座人選出爐 代理董事長鄭光遠真除

據了解,台灣高鐵(2633)董事長將由現任代理董事長鄭光遠真除。前台灣高鐵董事長江耀宗於今年1月9日卸任,並先由鄭光遠代...

台積電商機!台業者投30億日圓建熊本公寓式酒店 Q2起營運

隨著台積電熊本廠2024年量產,當地經濟發展迅速升溫,商務差旅需求大增。旅遊業者DoMo集團看準商機,2023年挹注30...

科技業主管反而超容易失業?過來人曝「每年都戰戰兢兢」:養成3習慣保持競爭力

今天看到一篇科技業高管中年失業找不到工作的文章,覺得很感慨。

饗饗爆食物中毒…同集團的「旭集」照樣去吃! 股添樂:會是近期最乾淨、體驗最好的

饗賓集團旗下品牌,一個人要價近2000的「饗饗」昨天爆發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剛好我今天要去吃旗下另一個品牌「旭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