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榮成股東會/董座鄭瑛彬:2030前再投38億 導入再生能源建設

榮成(1909)30日舉辦股東會,由董事長鄭瑛彬主持。他表示,榮成認真面對減碳問題,在減碳轉型中厚實永續競爭力。現在榮成所生產每噸工紙的碳排放量僅0.64 噸CO2e為業界最低,能提供給客戶具低碳競爭力的產品,並將永續經營視為榮成首要目標。
鄭瑛彬表示,榮成在2018年著手面對企業減碳轉型議題,當年親自帶領團隊進行六次全球一流同業的參訪考察,半年後啟動屬於榮成集團的淨零藍圖,包括彰化二林廠將超過40年已無折舊且產能25萬噸生產效率好,但僅因高耗能的兩條生產線停產,再投資45億增設一條全新低耗能25萬噸造紙機,同時優化全廠區生產製程與空間動線以降低能耗與碳排放量,更計畫於2030前再投資38億導入再生能源建設。
鄭瑛彬也提到現階段的減碳成果,榮成製造一噸紙只產生0.64噸的碳排量,同業噸紙碳排量在0.9噸以上。他認為,社會大眾與政府對碳排大戶的定義,必須以「單位碳排量」為評價指標來制訂所有政策,僅僅以總碳排量來制定企業獎懲政策,最終將會劣幣驅逐良幣,也導致環團攻擊錯誤對象。因此,應持續支持產品單位碳排低的企業,才是企業與環境友善共存的模式。
他舉例,一輛公車的總碳排量一定遠大於一輛轎車,但不能稱公車為碳排大戶,因為在滿足運輸上的需求,公車的每人「單位碳排量」遠遠低於一輛轎車的每人「單位碳排量」。三代同堂的一個家庭用電量一定遠大於單身居住的人,也不應該稱它為用電大戶。三代同堂的家庭,每人「單位碳排量」遠遠低於單身居住每人的「單位碳排量」。如果希望能做到減碳與經濟成長兼顧,就必須以「單位碳排量」為評價指標。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