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成敗在懂不懂「認錯」!資深投行家點評10個經典案例:馬斯克太狠了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 路透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 路透

摘要

1.市場變化快速,很少企業CEO能在策略上不失誤,但若能在發現不對時立即認錯並做出改變,企業通常還是能反彈回升。

2.本文列舉10項案例。

最近市場變化很快,企業CEO需要經常更換策略。很少人能永遠維持正確,但重點是發現不對時知錯能改。

我觀察一些企業發現,在關鍵時間點「認錯」非常重要,CEO毅然做出應對通常能反彈,反之就會衰退。我挑了10大案例與大家分享。

1.最早認錯——微軟

微軟已超越蘋果,成為美國市值第一名企業。微軟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2014年接棒時,發現微軟的雲端業務遠遠落後亞馬遜AWS,很早承認錯誤、急起直追。近期微軟Azure和AWS市占差距縮小,且因為AI布局成功,股價大漲。

2.最晚認錯——蘋果

蘋果在股王寶座上待了10年,但年初市值被微軟超越,今年還放棄了電動車,也缺乏明確的AI策略。蘋果的問題是太驕傲,明知風向不對,但總認為自己有優勢,卻和競爭對手差距越來越遠,只好認賠出場。

3.最誠實認錯——英特爾

英特爾近期公布晶圓代工部門2023年虧損高達70億美元,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坦承這是受到錯誤決策拖累,他還提前向投資人打預防針,表示2024年虧損金額將會到達頂峰。這也是一種策略,把醜話講在前面,跟投資人懺悔「我錯了,但明天會更好,相信我」!

4.最快認錯——Meta

臉書佐伯格(Mark Zuckerberg)2021年起積極朝元宇宙轉型,把公司名改為Meta,但前年底看到微軟跨入AI領域,一見風向不對,立刻轉型AI、毫不猶豫,將元宇宙進度放緩。他的果斷使股價大漲,有人覺得太投機,但這就是其長處。

5.不肯認錯——Google

Google在20年前是美國市值龍頭。2016年前以AlphaGo打敗南韓棋王,創造AI里程碑,但沒想到AI進程被微軟超車,趕緊推出聊天機器人Bard,卻在發表會中誤答,造成股價大跌。

最近Google終於站穩腳步,市值上周升到2兆美元。但CEO一直沒有承認錯誤,雖挽回一些面子,不過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他搞砸了。

6.最狠的認錯——特斯拉

特斯拉最近很衰,全球裁員10%。由於純電動車銷量被比亞迪超越,特斯拉趕緊推出自駕計程車(Robotaxi),但仍無法挽回投資人信心。馬斯克最近又飛到北京跟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見面,成為唯一符合全自動輔助駕駛資格的外資企業,當天股價反彈15%。

馬斯克橫衝直撞,犯了錯毫不留情砍自己人,再跑到中國討救兵,讓人目瞪口呆。

7.最糟的認錯——波音

在美國成分股中,最令人失望的藍籌股非波音莫屬。最近幾個月波音飛機頻出狀況,讓大家不敢坐他們飛機。前任CEO米倫伯格(Dennis Muilenburg)為了利潤,犧牲品質管控,但在航空行業,安全不容許有任何差錯。

最近波音CEO凱爾洪(Dave Calhoun)宣布將在2024年底辭職,表示會記取教訓、努力改善,但已經太遲,大家對公司徹底喪失信心。

8.最有成果的認錯——奇異

奇異上世紀是美國最傑出的公司。但前任CEO威爾許(Jack Welch)決策不當,種下後來衰敗的種子。現任CEO卡普(Lawrence Culp)完成不可能任務,大手筆把整個組織一拆為三,並將其中一家公司奇異航空重新上市,近期股價大漲。

9.最有決心的認錯——緯創

緯創多年在手機代工領域只是老三,幾年前覺悟,不應在無法成為領導者的市場待下去,壯士斷腕把中國工廠賣給立訊、把印度工廠賣給塔塔,全心轉向AI及創新領域。押對了這波AI熱潮,股價變4倍,成為麻雀變鳳凰典範。

10.最值得尊敬的認錯——日本

日本曾走過失落30年,在前首相安倍晉三帶領下射出三箭,雖然短期內沒有成效,但現在成為亞洲最閃亮的經濟明星,連巴菲特都緊抱日本股票不放。隨著台積電赴日投資,日本將東山再起,前途不可限量。這種耐心轉型、浴火鳳凰的故事,相當激勵人心。

資料來源:Business Insider、Hanna Horvath@X

※本文由商周.com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馬斯克

相關新聞

光陽內鬥 董事長柯勝峯宣布不續任

機車大廠光陽去年才邁入六十周年,公司將於下周三(十六日)舉行股東會全面改選董事,經營權之爭卻浮上檯面。光陽董事長柯勝峯昨...

獨/台塑河靜鋼廠籌組320億大型聯貸案 將在3月簽約

據透露,為政府新南向政策最具指標性投資案的台塑越南河靜鋼廠,近期內將向國銀新爭取12億美元(約台幣320億元)的聯貸案,...

電價漲幅恐達9%?他怕爆:便當可能要賣200元 網直指罪魁禍首

電價再掀漲風!由於立法院砍掉台電千億元補助,導致台電需自行尋求財務平衡,並可能依法爭取合理利潤。原本預計4月電價調漲6%,如今依照電價公式計算,漲幅恐進一步擴大至9%,接近一成,這將是四年來第五次電價調漲。

獨家/懸缺一個月!台灣高鐵董座人選出爐 代理董事長鄭光遠真除

據了解,台灣高鐵(2633)董事長將由現任代理董事長鄭光遠真除。前台灣高鐵董事長江耀宗於今年1月9日卸任,並先由鄭光遠代...

台積電商機!台業者投30億日圓建熊本公寓式酒店 Q2起營運

隨著台積電熊本廠2024年量產,當地經濟發展迅速升溫,商務差旅需求大增。旅遊業者DoMo集團看準商機,2023年挹注30...

科技業主管反而超容易失業?過來人曝「每年都戰戰兢兢」:養成3習慣保持競爭力

今天看到一篇科技業高管中年失業找不到工作的文章,覺得很感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