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新大投資狂砸700億 兩岸、歐洲、印尼近年皆有布局

華新麗華董事長焦佑倫昨(17)日表示,疫後至今,集團發展腳步沒有停下,近年在台灣、歐洲、印尼及中國大陸等,總投資金額已達700億元,集團透過併購、關閉毛利較差的東莞銅材廠等,重新整併組織,也出現結構性的改變,未來將保持成長力道,目標朝營收2,000億元邁進。
華新(1605)昨日股東會會中承認2023年財報,合併營收達1,898.39億元,通過配發每股現金股利1.1元,並補選一席獨立董事謝文倩。股東會中,有小股東問到華新未來是否有收購東元的計畫。焦佑倫強調,華新支持東元現有的團隊,且支持東元的董事人選,東元提的董監事人選都是一流人選,這是好的投資。
焦佑倫指出,近年重大投資案已定,也收購幾家歐洲公司,包括義大利CAS、英國SMP、德國MST等,投資金額近5億美元,對公司未來整體發展影響很大。
電線電纜事業方面,焦佑倫出,華新是電線電纜起家,仍是國內最大企業,過去三年到未來兩年,華新將陸續投資共250億元在電線電纜的發展,其中,發展海底電纜是重要環節之一,因為未來海上發電的需求高,且對品質有一定的要求,目前海纜廠預計將於2027年、2028年投入生產,其餘線纜廠已陸續完工進入量產或是即將量產。
不鏽鋼事業方面,焦佑倫表示,華新重點放在長條棒,包括大陸、台灣及歐洲是大陸以外盤元及直棒鋼的最大供應商,去年又透過收購不鏽鋼暨鎳基超合金材料廠商英國SMP,拓展至航太及石油領域,等於幾乎所有產品認證都有,這對華新打入鎳基合金及不鏽鋼戰略布局帶來跳板。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