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子農場/從藝術市場看城市競爭力
到高雄旅行的時候,朋友問我有沒有興趣去看日本藝術家鳥越一輝的畫展。
今年3月來高雄衛武營駐村創作一個月,鳥越一輝創作出15件作品,馬上有十件被台灣收藏家收藏。37歲的他,被看好是下一位代表日本面向世界的藝術家,他以硬核的叛逆思想和創作技巧,讓人想到安迪沃荷和傑森波拉克的綜合體。
我和鳥越一輝透過視訊對話,問遠在日本福岡的他,如何解讀他一幅相當批判性的多媒材畫作?
這幅畫作融合了日美兩國國旗,他想表達目前日本夾在美國和中國之間的困境,他說,這其實也是今天台灣和幾個亞洲國家共同的困境。
「我沒有特別的態度和想法,只是把這個問題丟出來讓大家一起思考」鳥越一輝說。
為什麼鳥越一輝會來到高雄?他的高雄經驗對日本藝術家會產生怎麼樣的影響?日本藝術家對高雄可能會帶來那些機會?這些問題的背後也可以看到高雄這個城市對於藝術市場的意圖和策略。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在1997年的統計,當時高雄辦的藝文活動,平均每個活動只能吸引2,447人,遠低於台北的12,155人。
1998年,高雄市市長候選人進行首場文化政策發表會,四位候選人都指出,高雄市長期被視為文化沙漠,對一個邁向21世紀的大都會而言,文化建設是市政首要工作之一。
1998年之後,高雄市政府開始整治愛河及市景,高雄縣市合併前後陸續爭取經費,將曾經的軍區衛武營打造成全台灣規模最大的文化場館,還有鳳山知名地標大東藝術園區,以及可容納五萬人的世運主場館、高雄巨蛋、駁二藝術特區、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高雄美術館等。反觀台北,過去20多年的文化軟硬體建設都不如高雄積極。
在全球藝文產業和經濟發展的推動下,城市對藝術市場的關注愈來愈多。藝術市場不僅是文化交流的平台,也是一個重要的經濟引擎,能夠促進資本市場的發展。
日本藝術家選擇來高雄創作和發展,除了在地創作的作品引起台灣收藏家的關注,也引發更多國際藝術家的關注和比照。這種跨國的藝術交流不僅豐富了高雄的文化氛圍,也為城市的經濟發展注入新的能量,促成資本市場的活絡。
藝術市場之所以能夠拉動資本市場,一方面是因為藝術品是一種稀缺資源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而藝術品的價格往往會隨著市場需求和稀缺程度的變化而波動,因此吸引投資者的眼球。
另一方面,藝術市場的繁榮也反映城市的文化軟實力和活力,從而吸引更多資本和資源流入。
藝術市場的繁榮不僅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也能夠提升城市的國際知名度和競爭力。
世界許多城市都有著相似的成功經驗,以藝術市場拉動資本市場。比如紐約、倫敦、巴黎、東京,這些城市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和先進的藝術市場機制,吸引大量的藝術家、收藏家和投資者,成為全球藝術和資本交流的中心。這些城市通過政策支持、場館建設、文化活動等手段,積極打造藝術生態系統,也推動了資本市場的發展。
對於台灣各大城市而言,要想拉動資本市場,發展藝術市場是一個重要的戰略選擇。城市發展藝術市場可以有效地拉動資本市場,為城市的經濟發展和國際競爭力注入能量。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