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房市赫見窒息量 一原因房價仍上漲

台北市地政局公布最新一期實價登錄統計,今年6月全市僅成交830件,12個行政區中僅中山區超過百件,中正區、南港區、大同區整月交易都不到50件,南港更只有37件,堪稱窒息量。不過,房價仍持續上漲。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表示,房市交易清淡,房價卻仍上漲,主要是供給量太少,由於市場缺貨,少少需求就造成房價上揚。至於供給量會這麼少,則是政府政策造成的。
根據台北市地政局統計,今年6月實價登錄交易件數830件,較5月減少54件。12行政區中,僅中山區超過一百件,其他都在一百件以內,士林、文山區都只有50多件,中正、大同區只有40多件,南港僅37件。
房價部分,全市均價一坪58.2萬,已連續三個月上漲,其中大樓均價每坪70.4萬元,再創歷史新高。
何世昌表示,本來房市價量連動,交易量增加,房價跟著上漲,買氣下滑,賣屋不易,交易量減少,房價就下跌。
然而政府近年一連串政策,如房地合一2.0規定5年內轉手課稅35%~45%,許多人為避重稅,延到5年後才賣,不少人為了400萬元自住免稅額以及10%稅率,更決定持有6年再賣,市場供給為此減少不少。
新上路的平均地權條例規定預售屋禁止轉售,也讓市場供給減少,本來預售屋轉售量一年大約6萬到10萬件,但新制上路,以之前房仲統計25%一年交易比例來算,市場將減少一萬多間預售屋轉售。
央行之前推出第二戶限貸,從最高八成,降至七成, 此一規定,也讓很多想換屋的人,因為自備款不足問題,延後換屋。由於換屋族原本想賣掉的第一戶通常房子比較小,是市場剛需主力,如今不換,也讓市場供給減少。
何世昌表示,在政策干擾下,傳統房市價量關係已被打破,近年「量縮價漲」已成常態,南港、大同即便一個月只有三、四十間房子成交,賣方仍老神在在,房價還是喊漲,預料這種情況短期內不會改變。
▪ 維修費超乎想像!專家點名這6家電「耗電容易壞」:千萬別買
▪ 持新成屋餘屋成本增!囤房稅最高課4.8% 專家揭這8.2萬戶要逃了
▪ 最大唐吉訶德來了 高雄大立百貨拚轉型、商圈漲起來
▪ 明年房價又要噴了? 仲介公會:房市倒吃甘蔗、有望小陽春
▪ 史上最難捉摸! 公會:房市勉強守住榮枯線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