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專治低頭族!香港斑馬線「1設計」被大讚 網看傻:台灣5年前就有

出國熱 22家廉航來台搶客

據交通部民航局最新統計顯示,現已有22家廉航來台搶客,今年1至8月飛航台灣的各家廉航中,由我台灣虎航載客量居冠。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據交通部民航局最新統計顯示,現已有22家廉航來台搶客,今年1至8月飛航台灣的各家廉航中,由我台灣虎航載客量居冠。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人愛出國揚名國際,疫後出國旅遊潮湧現,看好台灣旅遊商機,因疫情停飛的各國廉價航空紛紛重返台灣市場,據交通部民航局最新統計顯示,現已有22家廉航來台搶客,今年1至8月飛航台灣的各家廉航中,由我台灣虎航(6757)載客量居冠,多達133.3萬餘人次,其次為新加坡酷航84.6萬多人次,香港的香港快運航空以47.8萬居第三。

官員分析,疫後廉航陸續返回台灣,在機票相對傳統航空便宜優勢下,載客量持續增加,加上不少廉航不定期推出優惠票價方案,有效激勵旅客搭機出國。如台灣虎航、越捷航空、酷航、樂桃等,今年來接連推出部分航線優惠票價,尤其近日台灣虎航歡慶開航九周年,推出多條航線單程599元、999元的會員特惠價,引發搶購潮。

廉價航空飛航台灣狀況
廉價航空飛航台灣狀況

今年第1季復飛台灣的廉航不多,許多習慣上廉航網站搜尋便宜機票的旅客,發現廉航其實也不便宜,很多熱門航線(如東京、大阪)票價直逼傳統航空,有旅客為此寧可多花一點錢買傳統航空機票,至少有行李托運和機上餐點服務。

第2季隨亞洲各國疫情漸趨緩和,各航空公司人力慢慢增加,加上台灣出國人潮湧現,不少廉航陸續重返台灣,機位供給量增加,雖然票價未能回到疫情前水準,但旅客選擇性增多,出國熱潮於暑假達到最高峰。

交通部統計至今年8月,飛航台灣的廉航有南韓的真航空、德威、濟州、江原、釜山、易斯達、可依;日本的捷星日本、樂桃;香港的香港快運、大灣區航空;菲律賓的宿霧太平洋、菲亞洲;越南的越捷;泰國的泰越捷、泰獅、泰亞洲;馬來西亞的全亞洲、馬亞洲;新加坡的酷航;台灣的台灣虎航;中國大陸的春秋航空。廉航紛紛來台、刺激旅客搭機出國旅遊風潮,且頗有回到疫前盛況態勢。

據指出,疫後原物料上漲、薪資上調、油價居高不下等多重因素,航空公司營運成本墊高,票價跟著大幅調高三至四成,即使票價上漲,但需求暢旺,使得今年春節、清明、端午等連假,許多國際航線機票甚至上漲一倍多,卻仍一位難求。

廉航 台灣虎航 票價

延伸閱讀

又一家跟進!國際各大航空實施「登機量體重」 華航長榮這麼說

歐洲廉航的小祕密!「隱藏費用、熱門航空、擁擠機場」全公開

空中開啪!空少打開廁所驚見情侶「機上止癢」 全場看光狂起鬨

獨家/北美天空更熱鬧了 星宇航空12月16日開航桃園-舊金山航線

相關新聞

「科目三、滑步舞」社群暴紅短影音…業者能當行銷工具嗎? 專家:有兩面刃

近年來短影音的運用,更成為了投入資源少但效益不錯的方式。而掌握「爆紅話題」更是業者們最求之不得的流量密碼,像是社群媒體上大眾跟風的歌曲或舞蹈,或是讓人垂涎三尺的美食開箱,也可能是極致奢華的頂級人生。

獨家/台灣虎航今宣布發2個月獎金 推估年終上看10個月

台灣虎航(6757)員工超幸福,今天上午十點整,所有的員工都收到董事長陳漢銘送來的感謝信,這不只是一封信,而是真金白銀的...

房仲抽傭金感覺很好賺能兼職嗎? 前輩「3點建議」:前半年沒成交很正常

一路上遇過不少人,從旁看著房仲業好像很好賺,再加上他自己本身也喜歡看房子,於是就興起了要不乾脆自己兼職當房仲的念頭。

馬斯克酸巴菲特「該及早投資特斯拉」不單純? 網猜:刺激散戶投資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說,「股神」巴菲特應該早在特斯拉市值只值現在一小部分時,進行投資。PTT網友認為,巴菲特不會投資一直虧損的公司,即使真的投資,特斯拉也不一定有今日的成果。其他網友狠酸馬斯克「老屁孩就愛嘴」。有人推測,馬斯克此言恐怕是想刺激散戶投資,提高股價。

酸菜魚突然爆紅餐廳遍地開花? 專家「曝原因」:讓不討喜的料理卻能大受歡迎

近幾年突然在台中、台北及其他城市,酸菜魚成了餐飲業的超新星,不但獨立出來作為開店的產品,甚至是持續爆紅還有不少品牌繼續加入戰局。

獨/光泉汪家退出經營34年的萊爾富 賣掉七成持股竟是家族共識

超商老三萊爾富今年10月改朝換代,光泉汪家退出經營層,由原大股東聯邦(2838)拿下經營權,為零售通路投下震撼彈,外界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