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108課綱古文爭議吵翻天 葉丙成指「它」才是台灣教育真正問題

亞錦賽/傻眼!日韓打到一半 大巨蛋螢幕全黑還閃現猿象打線

網紅帶食材、加熱工具 機艙廁所自製飛機餐!網驚:怎麼過安檢

房仲:9月房市買氣持穩 928檔期微溫

房市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
房市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

信義房屋統計9月前26天門市交易狀況,發現9月房市表現與7、8月相當,但較去年同期增逾1成;住商機構9月交易量比8月增加5%,但較去年同期增加22.9%;永慶9月交易量較8月小增4%。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今年第3季表現淡季不淡,整體自用買氣平穩,緊接著就是房市的928檔期,但今年遇到大選年,即使開發商想要積極推案,但可能連外牆廣告都會被候選人取代,一手推案應該會期待選戰結束的農曆年開春買氣,屆時房市應該會熱鬧一些,二手市場9月房市表現與7、8月差異不大,今年第3季表現淡季不淡。

永慶房產集團統計,在新青年安心成家優惠貸款方案上路後,加上房價看回不回,不少原本就有購屋計畫的民眾選擇加速進場,讓9月全台交易量較8月小增4%,已是連3月量增。與8月相比,台北門市9月交易量較8月增加6%,新北成長5%,桃園月增4%,新竹縣市成長8%最多,台中與高雄均月增2%,台南較8月增加4%。

住商機構表示,9月進入尾聲,新青年安心成家方案成為房市熱門關鍵字,全台各區域表現上多數優於去年,也比8月亮眼。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相較於7月的撲朔迷離,8月新青安房貸上膛,接著9月買氣直線加溫,值得留意的是,近期也開始有不少零星商用產品成交。

徐佳馨指出,就月成長上,高雄與桃園9月分別以20.9%及11.2%的增幅傲視各區域,而年成長上,北市成長達21.7%,新北也增加20.5%,在成交價格帶上,北北桃中新台幣1500萬元以下,台南高雄1000萬元以下,兩房以上規格依舊是市場主力。

信義房屋統計9月交易狀況與上月相似,總價1000萬至1500萬元交易狀況最普遍,每4間交易就有一間是該總價帶,總價1500萬至2000萬元則占了將近2成。

若以區域來看,台北市首購與換屋9月表現都相對活絡,包括總價1000萬至1500萬元、3000萬至5000萬元,都是交易占比較大的總價帶,新北市總價1000萬至2000萬元最多,桃園市與台中市則是總價1000萬至1500萬元當道,南部的台南與高雄市,交易最多的則是總價700萬至1500萬元的區間。

曾敬德指出,展望第4季總統大選影響有限,但現在市場淡旺季的落差越來越小,接下來要觀察第4季的成家買氣是否明顯回籠。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總監郎美囡指出,過往選舉多會影響買氣,不過今年看似較不明顯,但因為各方對第4季經濟態度保守,預估整體交易量呈現穩中求進,至於現在民眾關心的囤房稅,恐要等9月立法院會期是否通過才能預期日後發展。

買氣 房市

延伸閱讀

外資9月賣超1659億元創1年高 今年買超近歸零

8月製造業景氣信號值回跌 續亮代迷黃藍燈

樂高首度插旗南台灣!高雄義享店是全台最大未來概念店

高雄喜迎歌詩達莎倫娜號首航 積木業者也插旗拚觀光

相關新聞

「科目三、滑步舞」社群暴紅短影音…業者能當行銷工具嗎? 專家:有兩面刃

近年來短影音的運用,更成為了投入資源少但效益不錯的方式。而掌握「爆紅話題」更是業者們最求之不得的流量密碼,像是社群媒體上大眾跟風的歌曲或舞蹈,或是讓人垂涎三尺的美食開箱,也可能是極致奢華的頂級人生。

獨家/台灣虎航今宣布發2個月獎金 推估年終上看10個月

台灣虎航(6757)員工超幸福,今天上午十點整,所有的員工都收到董事長陳漢銘送來的感謝信,這不只是一封信,而是真金白銀的...

房仲抽傭金感覺很好賺能兼職嗎? 前輩「3點建議」:前半年沒成交很正常

一路上遇過不少人,從旁看著房仲業好像很好賺,再加上他自己本身也喜歡看房子,於是就興起了要不乾脆自己兼職當房仲的念頭。

馬斯克酸巴菲特「該及早投資特斯拉」不單純? 網猜:刺激散戶投資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說,「股神」巴菲特應該早在特斯拉市值只值現在一小部分時,進行投資。PTT網友認為,巴菲特不會投資一直虧損的公司,即使真的投資,特斯拉也不一定有今日的成果。其他網友狠酸馬斯克「老屁孩就愛嘴」。有人推測,馬斯克此言恐怕是想刺激散戶投資,提高股價。

酸菜魚突然爆紅餐廳遍地開花? 專家「曝原因」:讓不討喜的料理卻能大受歡迎

近幾年突然在台中、台北及其他城市,酸菜魚成了餐飲業的超新星,不但獨立出來作為開店的產品,甚至是持續爆紅還有不少品牌繼續加入戰局。

獨/光泉汪家退出經營34年的萊爾富 賣掉七成持股竟是家族共識

超商老三萊爾富今年10月改朝換代,光泉汪家退出經營層,由原大股東聯邦(2838)拿下經營權,為零售通路投下震撼彈,外界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