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曾格爾家被法拍 名律師開戰:拿宋徽宗瓷器來擋不好嗎?

獨/康建生技槍殺4人…李鴻淵一審判死 二審今再判死

4年前「京阿尼縱火案」釀36死 檢方要求對被告青葉真司判處死刑

升息趕跑壽險業 Q3商用不動產僅158億探近14季新低

房市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
房市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

商用不動產交易冷,本季寫三低。高力國際昨(27)日發布第3季商用不動產及土地投資調查,商用不動產交易量僅158億元,年減45.5%,不僅為今年交易最淡的一季,也是近14季的新低、近5年同期新低;土地市場交易量392億元,年減35.8%,探近8年同期新低。

高力國際研究部董事梁儀盈指出,第3季成交動能主要來自於以整併營業單位或儲備擴張的自用型買方為主,反觀以往身為大宗商用不動產交易常客的壽險業,自2022年台灣升息循環以來,受限於2.845%的報酬率要求,即使壽險資金動能仍在,但要尋覓適合報酬率的標的卻相當難。

累計今年前三季商用不動產交易量為879億元,年減13.9%,觀察壽險業交易額,前三季僅11億元,僅占整體總額的1%,對比去年前三季的389億元且有大宗整棟交易案例,今年壽險業明顯退場。

雖然市場少了壽險業參與,但對自用型買方來說反而是趁勢進場的好時機。買家類型組合也反映在第3季前十大指標交易上,承購標的皆為商辦、廠辦或廠房,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像三重國揚數位大樓、新莊華固國家置地、竹北台元科技園區10期、中和遠雄擎光等,在台北市中心全新大面積物件難尋的限制下,外圍地區全新釋出的物件也受自用企業青睞。

土地市場交易方面,今年前三季交易量共810億元,年減45.9%,主要是今年不動產相關政策除了央行利息與第2季的加碼信用管制之外,平均地權條例也於7月正式上路,囤房稅2.0也在積極溝通討論中,持續影響住宅買氣,也讓建商在購地與資金配置的決策上更為謹慎。

不過,第3季交易為近一年來單季交易最高的一季,主要受惠於國產署、桃園市政府與高雄市政府分別有地上權標售及土地標售釋出,7月國產署地上權標售約7.2億元、桃園市政府土地標售總金額達127億元,9月高雄市政府土地標售約21億元,

若以成交區域來看,桃園市是第3季土地交易王,總成交額達203億元,除了有土地標售案挹注外,製造業類的自用型買家也積極進場儲備工業地做為擴廠準備。

壽險業 土地標售

延伸閱讀

黃國昌汐止老家爆違建 新北市府未拆他自己要整棟拆了

林口影視園區缺一角 國產署收回2.7公頃蓋社宅地方反彈

台南近百棟海砂屋「爛尾」豎立40年 居民怒指阻礙地方發展

情侶買預售屋當婚房後鬧翻 男方痛心找代銷仲介轉售躲過「平均地權條例罰300萬」

相關新聞

「科目三、滑步舞」社群暴紅短影音…業者能當行銷工具嗎? 專家:有兩面刃

近年來短影音的運用,更成為了投入資源少但效益不錯的方式。而掌握「爆紅話題」更是業者們最求之不得的流量密碼,像是社群媒體上大眾跟風的歌曲或舞蹈,或是讓人垂涎三尺的美食開箱,也可能是極致奢華的頂級人生。

獨家/台灣虎航今宣布發2個月獎金 推估年終上看10個月

台灣虎航(6757)員工超幸福,今天上午十點整,所有的員工都收到董事長陳漢銘送來的感謝信,這不只是一封信,而是真金白銀的...

房仲抽傭金感覺很好賺能兼職嗎? 前輩「3點建議」:前半年沒成交很正常

一路上遇過不少人,從旁看著房仲業好像很好賺,再加上他自己本身也喜歡看房子,於是就興起了要不乾脆自己兼職當房仲的念頭。

馬斯克酸巴菲特「該及早投資特斯拉」不單純? 網猜:刺激散戶投資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說,「股神」巴菲特應該早在特斯拉市值只值現在一小部分時,進行投資。PTT網友認為,巴菲特不會投資一直虧損的公司,即使真的投資,特斯拉也不一定有今日的成果。其他網友狠酸馬斯克「老屁孩就愛嘴」。有人推測,馬斯克此言恐怕是想刺激散戶投資,提高股價。

酸菜魚突然爆紅餐廳遍地開花? 專家「曝原因」:讓不討喜的料理卻能大受歡迎

近幾年突然在台中、台北及其他城市,酸菜魚成了餐飲業的超新星,不但獨立出來作為開店的產品,甚至是持續爆紅還有不少品牌繼續加入戰局。

獨/光泉汪家退出經營34年的萊爾富 賣掉七成持股竟是家族共識

超商老三萊爾富今年10月改朝換代,光泉汪家退出經營層,由原大股東聯邦(2838)拿下經營權,為零售通路投下震撼彈,外界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