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亞錦賽Live/日投嘉陽宗一郎賞中華7K 六局0:0兩隊仍僵局

房市慘!全台1-4月交易8.5萬棟、史上第三低

房市示意圖  圖/永慶房屋提供
房市示意圖 圖/永慶房屋提供

根據內政部最新資料,4月全台建物買賣移轉20,593棟,月減24.4%,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4月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反映的是3月至4月初的市況,因平均地權條例修法的政策衝擊逐步淡化,房市回歸供需基本面。

不過,由於4月新屋交屋潮有暫時退卻的現象,少了交屋潮挹注,抑制房市整體量能表現,量縮幅度明顯,讓全台4月建物買賣移轉量較3月減少24.4%。

另與去年4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28,861棟相比,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年減28.6%,陳金萍指出,去年4月交易量是當年度的第四高量,在反映升息、俄烏戰爭等衝擊後,房市買氣略微降溫,但仍有2.8萬棟的交易量,仍處相對高檔。

反觀今年4月房市市況,中古屋市場有回穩跡象,短期投機退出市場,房市回歸供需基本面,不過,在少了新屋交屋潮挹注下,4月交易量年減28.6%,除了2月較去年同期短暫轉正外,其餘3個月均出現年減的狀況,顯示今年交易動能續弱。

陳金萍補充,若合計今年前四月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表現,全台1-4交易量為84,884棟,與去年同期年減25.3%,是自2018年來最低交易紀錄,創六年新低,顯示今年房市交易熱度不如以往。

進一步觀察歷年1-4月房市交易量表現,陳金萍說明,自1999年以來共出現五次量縮幅度超過二成的紀錄,分別是2000年受到網路泡沫衝擊,較1999年同期減27.2%。

2009年金融海嘯,年減23.8%、2012年因奢侈稅上路與選戰緊繃的總統大選影響,交易量較前一年同期減31.5%,以及2016年房地合一上路讓交易量年減29.4%,再來就是今年明顯量縮25.3%,年減幅創下史上第四大。

若觀察實際交易量表現,今年1-4月交易量為84,884萬棟,僅高於2016年61,863棟、2017年的79,557棟,2023年1-4月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創下史上第三低量。

陳金萍表示,全球金融市場仍存在不少風險,經濟展望不佳,而國內經濟成長率恐不保2,加上國內央行3月升息半碼後,4月五大行庫新增房貸利率已正式突破2%大關,同時還有超額供給後遺症逐漸顯現,讓今年房市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交易量能表現恐怕難以樂觀期待。

資料來源/永慶房屋
資料來源/永慶房屋
資料來源/永慶房屋
資料來源/永慶房屋

房市

延伸閱讀

Q1七都預售屋買賣 少37%

逆勢衝!台南首季預售屋交易大增近5成 專家揭因

新北六大指標重劃區夯 這裡單價還有4字頭

現代孟母難為!北市三所國小學區宅單價破百萬

相關新聞

「科目三、滑步舞」社群暴紅短影音…業者能當行銷工具嗎? 專家:有兩面刃

近年來短影音的運用,更成為了投入資源少但效益不錯的方式。而掌握「爆紅話題」更是業者們最求之不得的流量密碼,像是社群媒體上大眾跟風的歌曲或舞蹈,或是讓人垂涎三尺的美食開箱,也可能是極致奢華的頂級人生。

獨家/台灣虎航今宣布發2個月獎金 推估年終上看10個月

台灣虎航(6757)員工超幸福,今天上午十點整,所有的員工都收到董事長陳漢銘送來的感謝信,這不只是一封信,而是真金白銀的...

房仲抽傭金感覺很好賺能兼職嗎? 前輩「3點建議」:前半年沒成交很正常

一路上遇過不少人,從旁看著房仲業好像很好賺,再加上他自己本身也喜歡看房子,於是就興起了要不乾脆自己兼職當房仲的念頭。

馬斯克酸巴菲特「該及早投資特斯拉」不單純? 網猜:刺激散戶投資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說,「股神」巴菲特應該早在特斯拉市值只值現在一小部分時,進行投資。PTT網友認為,巴菲特不會投資一直虧損的公司,即使真的投資,特斯拉也不一定有今日的成果。其他網友狠酸馬斯克「老屁孩就愛嘴」。有人推測,馬斯克此言恐怕是想刺激散戶投資,提高股價。

酸菜魚突然爆紅餐廳遍地開花? 專家「曝原因」:讓不討喜的料理卻能大受歡迎

近幾年突然在台中、台北及其他城市,酸菜魚成了餐飲業的超新星,不但獨立出來作為開店的產品,甚至是持續爆紅還有不少品牌繼續加入戰局。

獨/光泉汪家退出經營34年的萊爾富 賣掉七成持股竟是家族共識

超商老三萊爾富今年10月改朝換代,光泉汪家退出經營層,由原大股東聯邦(2838)拿下經營權,為零售通路投下震撼彈,外界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