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慘!全台1-4月交易8.5萬棟、史上第三低

根據內政部最新資料,4月全台建物買賣移轉20,593棟,月減24.4%,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4月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反映的是3月至4月初的市況,因平均地權條例修法的政策衝擊逐步淡化,房市回歸供需基本面。
不過,由於4月新屋交屋潮有暫時退卻的現象,少了交屋潮挹注,抑制房市整體量能表現,量縮幅度明顯,讓全台4月建物買賣移轉量較3月減少24.4%。
另與去年4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28,861棟相比,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年減28.6%,陳金萍指出,去年4月交易量是當年度的第四高量,在反映升息、俄烏戰爭等衝擊後,房市買氣略微降溫,但仍有2.8萬棟的交易量,仍處相對高檔。
反觀今年4月房市市況,中古屋市場有回穩跡象,短期投機退出市場,房市回歸供需基本面,不過,在少了新屋交屋潮挹注下,4月交易量年減28.6%,除了2月較去年同期短暫轉正外,其餘3個月均出現年減的狀況,顯示今年交易動能續弱。
陳金萍補充,若合計今年前四月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表現,全台1-4交易量為84,884棟,與去年同期年減25.3%,是自2018年來最低交易紀錄,創六年新低,顯示今年房市交易熱度不如以往。
進一步觀察歷年1-4月房市交易量表現,陳金萍說明,自1999年以來共出現五次量縮幅度超過二成的紀錄,分別是2000年受到網路泡沫衝擊,較1999年同期減27.2%。
2009年金融海嘯,年減23.8%、2012年因奢侈稅上路與選戰緊繃的總統大選影響,交易量較前一年同期減31.5%,以及2016年房地合一上路讓交易量年減29.4%,再來就是今年明顯量縮25.3%,年減幅創下史上第四大。
若觀察實際交易量表現,今年1-4月交易量為84,884萬棟,僅高於2016年61,863棟、2017年的79,557棟,2023年1-4月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創下史上第三低量。
陳金萍表示,全球金融市場仍存在不少風險,經濟展望不佳,而國內經濟成長率恐不保2,加上國內央行3月升息半碼後,4月五大行庫新增房貸利率已正式突破2%大關,同時還有超額供給後遺症逐漸顯現,讓今年房市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交易量能表現恐怕難以樂觀期待。
▪ 維修費超乎想像!專家點名這6家電「耗電容易壞」:千萬別買
▪ 持新成屋餘屋成本增!囤房稅最高課4.8% 專家揭這8.2萬戶要逃了
▪ 最大唐吉訶德來了 高雄大立百貨拚轉型、商圈漲起來
▪ 明年房價又要噴了? 仲介公會:房市倒吃甘蔗、有望小陽春
▪ 史上最難捉摸! 公會:房市勉強守住榮枯線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