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好強!平均住宅單價、總價第1季雙雙創新高

根據信義房屋統計,今年第1季桃園市住宅成屋平均單價及總價雙雙創下新高,不分屋齡的各類型住宅(但排除預售物件)平均單價為26.1萬、平均總價1,146萬,與2021年第1季相較,漲幅分別為24%、21%。
信義房屋桃一區協理詹智偉分析,去年下半年起交易量降溫,但截至目前價格盤整趨勢仍不明顯,主要因桃園有人口紅利,剛需強勁,加之通膨仍存在,房價要修正本來就不容易,才會造成Q1單總價仍創高。
信義房屋統計Q1桃園公寓、大樓、華廈、套房、透天物件等住宅成屋平均成交單價與總價,雙雙創下統計以來新高;再看各主要行政區的價格表現,桃園區單總價均高,平均單價27.8萬,平均總價1,443萬,蘆竹區也不遑多讓,平均單價28.6萬、平均總價1,284萬,另如龜山區平均單價28.8萬、平均總價961萬,八德區平均單價24.1萬,但平均購屋總價1,082萬,中壢區則是平均單價25.0萬、平均總價890萬。
詹智偉分析,根據最新人口統計,桃園市今年4月底人口總數已達到歷史新高的229.6萬人,近10年增加25.2萬人,成長幅度超過1成,為六都之冠,加上人口組成相對也比較年輕,龐大的人口紅利成為房市強勁的剛性需求,許多原本就人口稠密的區域,加上近年雙北客移入,即便去年下半年以來交易量略有降溫,價格盤整亦不明顯。
詹智偉表示,大環境尚有通貨膨脹議題,再加上對雙北客而言,桃園房價基期仍較雙北低,購屋時對於價格的接受度也會比較大,在在都是支撐桃園房價不跌反漲的關鍵。除此之外,部分行政區2房產品交易的比例有提高,也會是單價有所支撐的另一原因。
詹智偉也觀察目前市場情況,與去年下半年相較,交易量也逐漸回溫趨勢,但「的確還不到去年Q1以前的熱度」;目前進場的買方以自住需求居多,多鎖定總價800至1,500萬的物件,而這樣的總價區間,依各主要行政區的房價水位有所不同,例如在平鎮區有機會買到屋齡較新的3房產品,但若是在青埔地區,則建議鎖定屋齡新,但格局為套房或2房的產品。
▪ 他驚台北公寓8年僅漲100萬 網揪1原因:誰想買?
▪ 壓低總價「減坪不減房」 北部最迷你2房新建案僅14坪
▪ 自住客「夢醒」不等了!11月六都交易量2.34萬棟 年增率連五紅
▪ 新竹房價還在往上跑 舊城區也逼近8字頭
▪ 他驚房子賣4個月「加100萬重新賣」 達人曝2原因:看準台灣人陋習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