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影響力論壇24日登場…投資淨零、低碳創新 聚焦

KPMG董事總經理黃正忠(本報系資料庫)
KPMG董事總經理黃正忠(本報系資料庫)

ESG已成為顯學,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指出,政府、企業及民眾正面臨減碳轉型的挑戰與轉機,企業應將淨零轉型面臨的高成本壓力,轉換為「投資」心態,並且需要政府法規上的調整與各界共同耕耘,台灣才有辦法真正落實淨零。

在節能領域耕耘多年的台達電,則以節能核心技術為基礎,聚焦電動車、智慧綠建築以及智慧電網等商機,台達永續長周志宏表示,業界稱台達電是綠能企業,其實台達電是「節能企業」,讓電源轉換效率更高,所有的業務都是環繞節能的概念,近年台達更推動內部碳定價機制,支持低碳創新。

台達永續長周志宏(本報系資料庫)
台達永續長周志宏(本報系資料庫)
經濟日報、台灣人壽將在24日共同主辦「零淨台灣.永續影響力」論壇,邀請黃正忠、周志宏、台灣人壽總經理莊中慶、逢甲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特聘教授許文彥擔任與談人,以「減碳轉型的挑戰與轉機」為題,進行座談。

黃正忠指出,台灣將在2024年開徵碳費,而首波碳費課徵對象納入直接排碳大戶,用電加製程每年合計排放逾2.5萬噸的製造業也將納入,以累進費率方式,讓排碳大戶更有減碳動機。不過黃正忠指出,我國低廉的油、水、電費,會讓企業延遲在低碳製造上的投資。而減碳所做的低碳投資,將反映在成本及產品的價格,轉嫁消費者是必然現象,全民都要為邁向淨零有心理準備。

對於碳盤查、碳交易,黃正忠表示,首先要給予明確目的,不管是自願性還是因應法規而做,或是企業為了公司營運、供應鏈的要求,都是需要明確目標才能知道如何滿足,以及透過監管平台來執行。黃正忠表示,台灣綠電供不應求,也沒有碳權交易的平台,後續仍有一大段路要走,包含碳權註銷需要平台,如何避免碳權重複利用等問題也尚待解決。

周志宏則表示,台達最早從2009年兩岸及泰國廠區節能做起,到接軌國際倡議,承諾SBT科學減碳目標,更於2017年成為台灣首家通過SBTi審核,透過自主節能、太陽能自發自用、購買綠電與憑證等多管齊下,目標2025年碳密集度(CI)較2014年下降56.6%,結果在2021年提前達標。台達更於2021年承諾RE100,全球所有據點將於2030年達成100%使用再生電力及碳中和。

另外,台達投入電動車領域已逾十年,為全球主要車廠提供動力系統及電源轉換,目前在全球前20大汽車品牌滲透率超過七成,充電樁累積全球出貨達200萬台。

本論壇歡迎民眾免費報名參加,詳細活動訊息請參考官網

立即報名

台達電 減碳

延伸閱讀

童子賢今避談核能:能源需要黃金比例 不依賴一種能源

和碩童子賢:低碳轉型 可以解決台灣兩大迫切的危機

碳權正夯!全台第1座公民森林誕生幕後 吸引保時捷、安聯的「有感永續」

碳權概念夢很大 但別當最後1隻老鼠!造紙、資訊服務股飆漲的虛與實

相關新聞

中鋼股東紀念品瘋什麼?近11年品項總整理 網敲碗7項實用夯品

中鋼股東紀念品發放歷年來皆造成話題,股民大排長龍搶先兌換的情景已是常態。今年股東紀念品將在下(5)月23日至30日領取。共125萬名股東將可領取今年發放的不鏽鋼抗菌砧板組,最後持股「上車日」則為昨(17)日。

墾丁小琉球春節訂房不到7成?均價一看驚呆了 他卻喊「支持國旅」!

新聞說墾丁小琉球春節訂房不到7成,儼然國旅寒冬。

英國擴充核電 網反觀「台灣政策」狂酸:被民進黨害死

英國政府制定70年來「最大規模的核電擴充計劃」,PTT網友討論,相比我國綠能淨零排放的路線圖,英國計畫實現可能性更大。針對民進黨反核政策,有網友認為,雖然台灣不容易改變政策,但應會逐步降低綠能比重,怒批「台灣真的會被他們害死」。

紅海危機…歐美線海運價暴漲一倍 航商陷調度困局

紅海危機外溢,驚現運價之亂。全球前三大航商4日傳出,繼貨櫃歐洲線運價漲一倍後,因船舶調度困難,漲價擴散到北美航線,元月1...

紅海危機效應 運價一路飆 漲勢更勝疫情時期

紅海危機擴大,運價一夕暴漲。上海航交所昨(22)日公布貨櫃運價指數(SCFI)為1,254.99點,上漲幅達14.8%,...

獨/北極星CDMO計畫大轉彎 投20億元併購霖揚生技

北極星藥業-KY(6550)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發展計畫大轉彎,該公司董事長陳鴻文今(21)日表示,北極星藥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