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效應/三井LaLaport四看點 翻轉零售業態

到訪東京LaLaport的體驗是:「這不是百貨公司或購物中心,根本是打造了一條街。」足供全家人度過美好的一天。
與年初開幕的三井LaLaport南館大店經營所呈現的風格完全不同,北館打造小店經濟,聚集了260個品牌,其中更有80家日系首店,不飛日本也能滿足體驗,首五日營收突破1.4億新台幣,帶動台中東區商機炙手可熱。
亦與三井Outlet(Mitsui Outlet Park)不同,三井LaLaport(Mitsui Shopping Park LaLaport)集多功能於一身,前者以過季精品為主題吸客,後者則是大型體驗式消費場館,購物、餐飲、親子、休閒,樹立台灣商場經營新里程碑。三井LaLaport的首店選址台中,主要就是因為市中心的大面積土地取得不易,而LaLaport二店落戶南港。
雖然LaLaport主要是引進日本名店,但以日本名物、名店代理為主的零售、餐飲集團不在少數,如:繼光香集團、王座餐飲等,當然不會錯過以LaLaport做為展店的平台。
其中也有不少是台灣企業的自創品牌,因為日式料理早已深受台灣消費者喜愛,因此在地品牌的實力不容小覷,如「大江戶町鰻屋」。
過去台灣的商場經營以百貨公司為主,購物中心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而三井不動產挾充沛的資金量能與豐富的購物中心規劃經營經驗,2016年林口三井Outlet揭開序曲,到2022年台南三井Outlet開張營運,僅七年就完成台灣北中高Outlet布局。
其實台灣的Outlet市場過去可說是一片空白,三井大舉投資布局,可謂是如入無人之境,而現在三井又相中台灣市場另一塊軟肋──購物中心,兩面包夾在地深耕的連鎖百貨公司,整體綜合零售業界生態為之一變。
未來可茲觀察的看點有四:
一、三井入駐商圈周邊商業聚落的形成:與百貨公司不同,一般百貨公司多駐足在商業發展成熟商圈,周邊住商辦客源密集,但三井的選址策略著重在新開發區,周邊是否可以有效形成商業聚落,值得觀察。
二、三井系列群與百貨公司群業績消長:台灣綜合零售業歷經疫情衝擊,已高度虛實融合,匯集線上線下的流量,此次台中LaLaPort首店南北館合計超過兩萬坪營業空間,有如強力吸鈔機,與百貨公司間業績的消長是一看點。
三、其進駐廠商波段更新的速度與比例:愈大型的購物場館,愈要有深厚的儲備廠商口袋名單,300個品牌齊聚必然會有損兵折將,其更替的比例與速度都值得追蹤。
四、日系商家與台系、海外系生態變化:三井系列自是以日系為主,但消費有其多樣性,為了有效集客還是必須海納百川,目前日、台、海外系比例約7:1:2,未來如何變化值得期待。
三井所具備的資本與營運優勢是國際級的,策略選擇也十分明確,絕不會加入高競賽市場打混戰,看清市場才能一擊中的!
▪ 他驚台北公寓8年僅漲100萬 網揪1原因:誰想買?
▪ 壓低總價「減坪不減房」 北部最迷你2房新建案僅14坪
▪ 自住客「夢醒」不等了!11月六都交易量2.34萬棟 年增率連五紅
▪ 新竹房價還在往上跑 舊城區也逼近8字頭
▪ 他驚房子賣4個月「加100萬重新賣」 達人曝2原因:看準台灣人陋習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