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氫能車得有加氫站!聯華林德、和泰合作 中油跟進

台灣第一座加氫站何時啟用?工業氣體大廠聯華林德計畫在台南樹谷工業園區建置,而中油同樣喊出目標今年底前於高雄完成第一座加氫站,加氫站建立有助於氫能車上路再邁一大步。
歐美日及韓國氫能車已經開始營運,2022年全球氫能車共銷售2萬台,和泰今年4月在台展出氫能電動車TOYOTA MIRAI引發關注,聯華林德5月15日也宣布正式與和泰汽車簽訂合作備忘錄,包括簽訂「氫能車先導示範」合作備忘錄及車輛租賃合約,目標藉由引進第二代TOYOTA MIRAI到台灣,藉此促進主管機關重新檢視加氫站法規,落實氫能發展。
聯華(1229)氣體總經理唐靜洲指出,聯華林德引進所屬集團林德在歐美等地成功佈建的加氫站等基礎設施、低碳排氫氣等技術,可為台灣氫能戰略站穩腳步。他同時強調,樂於分享國際氫能驗證等經驗,加速落實各項機制,為氫能相關業者深根台灣增加利基,如此,可提升台灣後發先至的機會。
中油第一座加氫站將落腳高雄,中油董事長李順欽在彩瑛氫巴發表會場指出,目前地點還在看,這是中油發展氫能的短期目標,中期目標則期望根據商業應用建立分析技術,長期則期望建立液態氫接收站技術。
根據工研院日前公布2050年氫能應用藍圖,氫氣未來一年需求將達435萬噸,其爭325萬噸進口,自產量僅110萬噸,氫氣將用於發電及工業需求,相關儲存運輸基礎工業也需發展。
「中油氫能發展還在嬰兒期,還很初期!」李順欽表示,氫氣有很多分析需要根據不同應用定義,才能制訂儀器設備相關規範及氫氣成分標準,由於氫氣分析技術及輸送管線設計都跟天然氣不同,必須發展制訂規範,舉例來說,天然氣在零下162度可以液體保存,氫氣則要零下253度,管線規格勢必更高,目前在研究摻氫運輸,至於純氫氣管線設計則仍待研究。
在進口氫氣運輸設施上,澳洲與日本推動「氫能供應鏈試驗計畫」(HESC),從澳洲維多利亞港運液態氫到日本神戶港儲存相當成功,該計畫由日本川崎重工建立一艘1250立方尺小型液態氫運輸船隻及2500立方尺液態氫儲存槽,雖然跟天然氣運輸模式相比仍屬於實驗,距離商業化大規模運輸還有很長路發展,但李順欽表示至少日本試行相當成功。
目前澳洲供應的仍屬於灰氫,也就是透過燃煤等碳排電力製造氫氣,李順欽表示,澳洲也積極發展太陽能及風電等綠電,期望發展綠氫,而藍氫則可以透過石化廠生產製造過程產生氫氣,並利用碳捕捉把二氧化碳收集起來再利用,這樣的氫氣就是稱做藍氫,未來藍氫跟綠氫誰會是商業主流還未可知,要看技術成熟度跟價格而定。
▪ 購屋貸款期數衝破300期 這縣市屋奴人生最漫長
▪ 北市哪「里」房市最火熱?中山、內湖各上榜3里 吸引力大不同
▪ 桃園楊梅7千坪大型工業地標售 底價9.5億元
▪ 不降反漲!打炒房打出新高度 四縣市今年買樓增加1成預算
▪ 今年壽險、建商獵地獵樓縮手 明年瞄準兩大重點布局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