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眾院歷史性表決 將共和黨「騙子」議員桑托斯趕出國會

地牛翻身!台東6時27分規模4.8地震 最大震度4級

退休力大調查/準備太晚、低估花費… 國人退休力連3年不及格

組織融合/組織融合 提升適配力

過去我在擔任本土銀行信用卡部經理時,由於開辦新業務所需,透過獵人頭公司重金禮聘一位任職於外商銀行的資訊部門主管。這位主管起先表現相當稱職,卻在數個月後,開始與同儕們產生理念與口語上的磨擦,在我與副主管多次介入溝通與調停無效後,最後不歡而散,離職收場。

事後我深自檢討,為何一名專業經理人在A環境表現優異,轉換B環境後,表現卻不如預期?顯然這個案例可能存在組織行為學中的「適配」(fit)問題。

以個人與環境適配(person-environment fut,PE fit)來說,這個概念來自於以行為互動理論為基礎,主張以個體與情境之間的互動關係,來解釋行為與態度的變動。因此,若無法解決組織的適配問題,個人再強的專業技術與能力,終將難以發揮。

身為專業經理人,必須有所體認與體悟,職務調動與轉換之必然性。因此,如何養成自身對於環境與組織的適配能力,自然是身為專業經理人不可或缺的專業技能之一。

以下是我多年實務經驗的淺見:

一、設身處地,觀察組織文化

每個企業都有其獨特的信念、文化與價值觀。或許在旁人的眼中看來相當「嚴苛」,但是當事人卻將之視為「榮耀」,我國海軍兩棲偵搜大隊隊員(蛙人)的結訓測驗便是一例。其實,「對等的互動」是理解組織文化的開始,而拉近彼此的關係,則是取得認同的起點。

二、易位思考,拋開本位主義

我過去共事一位來自A銀行的主管,只要遇到瓶頸或與人意見相左,他總說:「以前我在A銀行都是這樣做,為什麼你們這裡就不行!」停留在過去經驗中的思維,就是本位主義。無法改變既有思維,只會造成溝通障礙。唯有站在對方立場來思考,針對問題核心來討論,才能避免組織停滯與誤解。

三、將心比心,營造融合關係

與其以「誤入叢林的小白兔」自怨自哀,還不如以「勇闖叢林的泰山」勇往直前。以現處的環境為思考的出發點,才能營造出契合度高的互動關係。

一旦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係,自然就能夠對於所處的環境,產生出全面性的理解與認知,最後也才能發揮專業的技能與管理效能。

組織的適配問題普遍存在,就如同來台旅遊的外國人,對於台灣的交通狀況可能會難以適應。

一個稱職的專業經理人,可透過上述三種方式來融入群體,培養與提升克服適配差異之能力,自然在面對迥然相異的組織或環境時,就不會格格不入或水土不服,而是能夠從容不迫地與組織「速配」(閩南語)。

信用卡 榮耀 離職

延伸閱讀

新光三越聯手藝術家Abei打造「Plant A Seed」空間展

【重磅快評】普亭逮捕令背後的孤雛淚

影/《軍情站》台版彈簧刀首曝光 號稱比原廠還厲害

俄烏戰爭週年:中國發布和平聲明,已淪無足輕重的「歷史文件」

相關新聞

獨家/台灣虎航今宣布發2個月獎金 推估年終上看10個月

台灣虎航(6757)員工超幸福,今天上午十點整,所有的員工都收到董事長陳漢銘送來的感謝信,這不只是一封信,而是真金白銀的...

房仲抽傭金感覺很好賺能兼職嗎? 前輩「3點建議」:前半年沒成交很正常

一路上遇過不少人,從旁看著房仲業好像很好賺,再加上他自己本身也喜歡看房子,於是就興起了要不乾脆自己兼職當房仲的念頭。

馬斯克酸巴菲特「該及早投資特斯拉」不單純? 網猜:刺激散戶投資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說,「股神」巴菲特應該早在特斯拉市值只值現在一小部分時,進行投資。PTT網友認為,巴菲特不會投資一直虧損的公司,即使真的投資,特斯拉也不一定有今日的成果。其他網友狠酸馬斯克「老屁孩就愛嘴」。有人推測,馬斯克此言恐怕是想刺激散戶投資,提高股價。

酸菜魚突然爆紅餐廳遍地開花? 專家「曝原因」:讓不討喜的料理卻能大受歡迎

近幾年突然在台中、台北及其他城市,酸菜魚成了餐飲業的超新星,不但獨立出來作為開店的產品,甚至是持續爆紅還有不少品牌繼續加入戰局。

獨/光泉汪家退出經營34年的萊爾富 賣掉七成持股竟是家族共識

超商老三萊爾富今年10月改朝換代,光泉汪家退出經營層,由原大股東聯邦(2838)拿下經營權,為零售通路投下震撼彈,外界也...

臉書觸及不好…別老拿「演算法」當藉口! 她:一切根本都在於自己不夠強大

最近菲跟很多粉專經營者有相同的困擾:臉書又改變演算法了。這低得不像話的觸及率,讓人忍不住吶喊:「臉書到底為什麼要這樣為難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