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今北台灣濕冷 下周一鋒面到…降雨明顯

延續11月漲勢…美股道瓊再漲飆300點 史指收今年新高

管理錦囊/三管齊下 留住人心

「人」是企業組成的核心,也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之一,所以人能留下來,企業也才能成型。但員工是流動的,不可能靜止。

一般來說,衡量企業穩定性與前景的重要指標之一是看「人員流動率」(Turnover Rate),意指企業在某一期間內,員工變動數(包含離職和新進人員)與總人數的比率,百分比愈低,表示該企業人員流動率愈低,而企業的穩定性愈高。此外,離職率、留任率等,也是觀察一家企業對於人力資源管理成效的指標。

探究人員流動率偏高的原因,不外乎薪資福利、升遷、獎金、環境、主管風格、同儕關係、公司前景及穩定度,甚至組織文化或領導者性格等等。歸納後可概分為,外在的「金錢」與內在的「感受」兩類。

其實,這些問題大都是源自企業的制度與管理,建議可透過形塑「以人為本」的組織文化,來優化制度與管理措施,解決人員流動率偏高的問題。

一、傾聽取代責難

我曾服務過一家以業績高壓聞名的銀行。有一回台上的高階主管檢討績效落後時,脫口說出:「你們聽不懂人話是不是…」此時,台下業務員們滴咕著:「你把我們當畜牲,我們當然聽不懂人話!」團隊也因此失去向心力,士氣大減。

業績不好,事出必有因。應先傾聽員工的難處或困境,協助找出真正原因,檢討改進並尋求解決之道,才能對症下藥。言語上的人身攻擊,不僅於事無補,而且容易模糊焦點徒增事端。

二、回應取代沉默

「高深莫測」是很多企業主或高階主管常見的通病。大體而言,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讓你猜不透層峰的下一步決策。如此「上面不明講,下面只能猜」,最終整個組織只會成天以訛傳訛。

這種管理心態不僅無法解決問題,反而容易製造或加深,組織成員及部門之間的彼此猜忌或對立。對於一個正常的企業來說,只有百害而無一益。企業對於各項疑義,應主動積極回應,既可撥亂反正以正視聽,更讓當事人感受到,企業處理問題的誠意與對員工意見的重視。

三、服務取代威迫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前執行長Robert Greenleaf,1970年代提出「僕人式領導(Servant-Leadership)的觀點:「管理者會為他所領導的團隊服務,並將團隊裡的成員是否能持續成長及發展,當成是判斷管理者是否稱職的標準。」

先服務好內部客戶(員工),員工自然就能夠服務好外部客戶(顧客),是許多企業朗朗上口的一句口號。然而,真正執行甚至落實並不容易,尤其是在華人企業中,多數是以上對下的威權管理思維。

管理者當思過去那種透過製造壓迫感,來逼迫員工達成目標的高壓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如果無法調整心態接受新思維,到頭來只能說是「得(人員留任)不償失(人員流失)」。

離職 薪資 領導者

延伸閱讀

桃ESG永續菁英團隊招募計畫至21日止 可獲市府育成協助

停車場開工未提中央團隊努力黃國書抱屈 中市府回應了

稱繳不出遺產稅 中壢「遺產哥」行騙得手約30萬元

PLG/奧帝傳轉戰義大利提前離隊 國王祝福未來發展

相關新聞

獨家/台灣虎航今宣布發2個月獎金 推估年終上看10個月

台灣虎航(6757)員工超幸福,今天上午十點整,所有的員工都收到董事長陳漢銘送來的感謝信,這不只是一封信,而是真金白銀的...

房仲抽傭金感覺很好賺能兼職嗎? 前輩「3點建議」:前半年沒成交很正常

一路上遇過不少人,從旁看著房仲業好像很好賺,再加上他自己本身也喜歡看房子,於是就興起了要不乾脆自己兼職當房仲的念頭。

馬斯克酸巴菲特「該及早投資特斯拉」不單純? 網猜:刺激散戶投資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說,「股神」巴菲特應該早在特斯拉市值只值現在一小部分時,進行投資。PTT網友認為,巴菲特不會投資一直虧損的公司,即使真的投資,特斯拉也不一定有今日的成果。其他網友狠酸馬斯克「老屁孩就愛嘴」。有人推測,馬斯克此言恐怕是想刺激散戶投資,提高股價。

酸菜魚突然爆紅餐廳遍地開花? 專家「曝原因」:讓不討喜的料理卻能大受歡迎

近幾年突然在台中、台北及其他城市,酸菜魚成了餐飲業的超新星,不但獨立出來作為開店的產品,甚至是持續爆紅還有不少品牌繼續加入戰局。

獨/光泉汪家退出經營34年的萊爾富 賣掉七成持股竟是家族共識

超商老三萊爾富今年10月改朝換代,光泉汪家退出經營層,由原大股東聯邦(2838)拿下經營權,為零售通路投下震撼彈,外界也...

臉書觸及不好…別老拿「演算法」當藉口! 她:一切根本都在於自己不夠強大

最近菲跟很多粉專經營者有相同的困擾:臉書又改變演算法了。這低得不像話的觸及率,讓人忍不住吶喊:「臉書到底為什麼要這樣為難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