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宅市場出現降價訊號 去年北市交易量近腰斬

在《平均地權條例》修法議題、經濟下行風險等因素影響下,豪宅市場衝擊大,永慶房產集團統計實價登錄資料,2022年七都豪宅交易量年減31.2%,其中以北市年減45%、新竹縣市年減39.4%最為劇烈,部分市的豪宅房價也開始出現下修跡象。
據央行定義,台北市7,000萬元、新北市6,000萬元、其他地區4,000萬元以上即視為豪宅。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在2020年和2021年間,因疫情產生經濟衝擊,各國採取的量化寬鬆政策,使得眾多資金湧入房地產市場,促成一波房市榮景,也帶動豪宅市場的蓬勃,但在2022年隨著升息、資金潮退潮、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攀升下,豪宅市場趨冷。
若以2021年為分水嶺,在2019至2021的三年間,七都地區的豪宅交易量均呈現正成長,除台北僅微幅成長5.3%外,其餘六都均有三成以上的成長率,新竹縣市的豪宅交易量更是從72件飆升至193件,有著168.1%的爆量成長。
但到了2022年,受到全球經濟前景下修,以及因通膨壓力而採取的猛烈升息影響,加上平均地權條例修法議題衝擊發酵,使2022年豪宅買氣驟降。七都地區除桃園市微幅減少7.2%之外,其餘縣市的豪宅交易量皆出現約二成以上的衰退,北高兩地甚至比2019年的表現還要萎靡。
房價方面,2022年除新北、台南的豪宅平均總價,仍分別有1.5%和6.1%的年漲幅之外,其餘縣市都出現價跌現象。台北和新竹縣市年跌近4%、桃園年跌4.9%跌幅最高、台中微幅下修0.9%、高雄則有4.4%的跌幅。
陳金萍分析,若縱看2019至2022年間七都豪宅平均總價的變化,除台南有12.9%的房價漲幅外,桃園、新竹、台中的豪宅市場僅有不到10%的房價漲幅,2022年雙北地區和高雄的豪宅平均總價甚至比2019年還要低。
比起2019-2022年間,台灣整體房價的高漲,豪宅房價漲幅相對和緩。一方面代表豪宅市場因高總價關係難以有猛烈漲幅,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豪宅市場對於資金和經濟局勢的高敏感度,2022年已出現房價的小幅下跌。
展望未來,陳金萍表示,綜觀近四年七都縣市的豪宅市場價量表現,量縮已成事實,房價似乎也難以維持上漲趨勢,豪宅挑戰不小,此外,《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已於今年1月三讀通過,待子法擬定完成後,有望在今年上路。新的《平均地權條例》中,私法人購置住宅將採許可制,可能進一步衝擊豪宅市場交易,或許也將為豪宅市場創造出更大降價空間,未來豪宅市場恐呈個案表現,值得持續觀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