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房市變盤失守32萬棟 專家:今年面臨30萬棟保衛戰

根據內政統計月報最新資料顯示,2022年全國買賣移轉量約31.8萬棟,較前年減少約3萬棟,相當於整發了台北市一整年的量能,導致買賣移轉年減8.6%,成為近六年首度衰退的一年,顯示去年在政經干擾下,房市買氣已明顯轉趨保守。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去年房市上半年還維持成長勁道,但央行升息、兩岸緊張、股匯震盪、地方大選,以及平均地權條例修法等政經變因堆疊,2022下半年房市氣氛由多轉空,也讓全年買賣移轉棟數跌破32萬棟,寫下近3年來新低量。
由於新年的經濟情勢混沌,加上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過關後,助長市場的觀望心態,因此2023年全國的買賣移轉量,預料會持續量縮,將面臨30萬棟保衛戰壓力。
扣除量能低於千棟的離島縣市後,主要交易熱區的本島縣市,大致呈現「都會衰退、蛋白微增」的態勢,其中又以新竹市量縮最明顯,年減32.8%,基隆市則異軍突起年增18%。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指出,去年全台七大都會區僅台中保持些微正成長,其他都會量能均衰退,主要是在政經衝擊下,都會區投資買盤退卻,加上房價水位高,升息又進一步限縮自住客購屋選擇,使剛性客群從都會區外移到蛋白區購屋,造成都會區與蛋白區買賣移轉量此消彼漲。
陳定中分析,能從都會區吸納買盤的蛋白區,除了本身具有低價優勢外,還有建設話題帶動,比如基隆就有基隆捷運的建設遠景可期,區域房市能見度因而提升;另外像年增9.1%的屏東縣,也有高鐵延伸、南科屏東園區等公建推動,具備「低價」與「利多」雙重誘因的蛋白區,可說是往後房市的中堅份子。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