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環境 創造卓越ESG系列報導/推動淨零 各國卯足勁

ESG永續成為全球關注觀點,企業經營更加關注如何兼顧環境永續、履行社會責任和完善公司治理,經濟日報出版《2022年企業ESG年鑑》,集結專家學者解讀全球ESG發展的新趨勢,並詳盡介紹國內企業落實ESG的最新近況。特節選其中篇章連載,以饗讀者。
一、歐盟
歐盟執委會於2020年提出2050年以前達到氣候中和的願景,當年5月提出復甦計畫或稱「下世代歐盟(Next Generation EU)」,通過7,500億歐元預算、聚焦歐洲綠色新政及數位轉型,使歐盟的總預算達到1.85兆歐元。
同年並通過「歐盟氣候法」,規範其會員體須遵守在2030年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至少55%的中程目標,並在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此外,並於2023年啟動碳邊境調整機制,2027年(原為2026年)開始針對高碳排產品徵收碳邊境稅。
二、中國
中國碳排放占全世界碳排放量的28%,並已承諾2060年達到碳中和。2020年9月中國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二氧化碳排放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即所謂「雙碳」)。
2021年「雙碳」路線圖逐步明確,並公告《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及《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兩個政策文件,提出「碳達峰十大行動」之實施重點,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了具體分階段執行的可行性方案,亦明確說明2030年相關領域之細項目標。
中國將致力於2060年時80%以上的能源來自非化石燃料,要求煤炭、石油和天然氣之消費分別在2025年、2030年和2035年達到峰值,持續提高能源效率,擴大碳捕獲、再利用和封存規模。
此外,將擴大國內碳排放交易市場,覆蓋70%的能源相關碳排放。在中國第14個五年計畫期間(2021~2025年)碳價格至少為每噸10~13美元,到2050年為每噸100美元,以鼓勵排放者減少碳排放。
三、美國
為阻止氣候變遷以及隨之而來的損失與威脅,並符合巴黎協定的國際要求,美國依規定對聯合國提交自身的國家自訂貢獻,以控制全球氣溫提升在1.5攝氏度內,並預計在2030年前減少50%~52%的溫室氣體排放量、2035年前電力部門達成100%清潔無碳能源,2050年前完成淨零排放的目標。
四、日本
日本於2020年10月宣布將於2050年以前達成「淨零碳排」之目標,政府積極研訂社會與產業轉型與研發創新之政策與計畫。為能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日本在2021年4月於美國主導的氣候變遷領導視訊峰會中提出2030年溫室氣體減排目標相較於2013年減排50%的積極目標。
五、南韓
南韓係於2020年宣告2050碳中和目標,中程目標要於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比2018年減少40%,以電力、工業、交通和建築業等為主要減量的重點,韓國政府將在碳中和能源的轉變過程中,大幅度地推動工業部門、電動汽車及零排放建築等脫碳化工程,並有效進行氣候融資。
南韓通過《碳中和基本法》後,於2020年推動《氫經濟促進和氫安全管理法》,成為全球第一個制定氫能法的國家,規劃將氫燃料電池推動成為主要的出口產業之一,並在2030年後成為全球最大的氫燃料電池生產國。(四之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