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選書/培養專注力 抗壓好方法

意志力也跟肌肉一樣,經過一天的操勞後會消耗殆盡,意志力的耗損被稱為「自我耗竭」(ego depletion),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在午夜時打開冰箱偷吃點心的原因,難怪爸媽老是告誡我們:「大半夜還不睡覺肯定沒好事。」
「自我耗竭」還說明了為什麼早上一開工就處理重要任務是有利的,不過這並不表示所有的夜貓子都不走運。
麥高尼格是這樣解釋的:「這就像鍛鍊自己成為一名意志力運動員;如果把意志力比喻為一塊肌肉,那麼它應該是可以被訓練的。就跟體能運動一樣,使用你的自制力肌肉可能會很累,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你的意志肌力和肌耐力就會增強。因此起初覺得很困難的事情,做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變得容易些;當你養成鍛鍊意志力的習慣後,就比較能抗拒誘惑。」
如果大腦可以像肌肉一樣訓練,那便衍生出另一個問題:努力鍛鍊之後,我們的大腦會出現實質的變化嗎?麻州綜合醫院裡的哈佛大學研究人員決心找出答案。
在研究開始的兩周前,研究人員先對參與者的腦部做了磁振造影(MRI),然後將參與者分成兩組:一組練習冥想(平均每天27分鐘),另一組則不練習。
僅僅八周後,「冥想組」海馬迴的灰質便增加了。原本灰質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自然減少,因此冥想可以幫助灰質增長這一事實非常重要。灰質對於學習、視覺、聽覺、衝動控制、語言和記憶至關重要,且能提升我們的自我意識、同情心及內省能力。灰質能幫助大腦處理資訊和計算,而白質則像連接中樞神經系統各個部分的高速公路。
表示壓力增加的參與者,與其杏仁核中的灰質密度升降有關,眾所周知杏仁核在焦慮和壓力扮演重要角色。當俗稱壓力荷爾蒙的皮質醇升高時,會減損大腦正常運作的能力;壓力會殺死腦細胞,甚至降低腦容量。
慢性壓力會使前額葉皮質萎縮,前額葉皮質是大腦中負責記憶和學習的區域。
雖然壓力反應始於腦部,卻是一種全身性的生理反應。應付壓力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專注於你自身及周遭正在發生的事情。
這句話乍聽之下似乎違反常理,但專注確實是培養正念的第一步,正念是一種能夠治療諸多心理(以及生理)問題的技術。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