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補班小確幸!肯德基「炸雞+蛋撻」現省330元 5款明星商品買1送1

AT1風暴還沒完?金管會:財管及複委託逾百位客戶、18億變壁紙

飲料店今年營收 挑戰千億

近年飲料店品牌推陳出新,持續拓展家數,帶動營收由2011年546億元躍升至2021年924億元。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近年飲料店品牌推陳出新,持續拓展家數,帶動營收由2011年546億元躍升至2021年924億元。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近年飲料店品牌推陳出新,持續拓展家數,帶動營收由2011年546億元躍升至2021年924億元;今年前十月飲料店營業額為899.1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再加上去年三級警戒拉低基期,同期年增21.2%,為有統計資料以來最大增幅,全年營收可望突破千億大關。

據經濟部統計處統計,2011年飲料店營收為546億元,2021年已增加至924億元,中間除了2020年、2021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外,其餘年度均呈現攀升態勢,平均每年成長5.4%。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圖/經濟日報提供

統計處分析,今年因台灣社會逐漸與疫情共存,外出用餐意願增加,加上7月國旅補助上路,帶動外食、飲料消費增加,推升飲料店業營收,今年前十月飲料店營業額為899.1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

再加上去年三級警戒餐飲禁止內用,拉低比較基期,今年前十月累計營收較去年同期年增21.2%,為有統計資料以來最大增幅,全年營收可望突破千億大關。

據財政部2022年8月「營利事業家數」資料顯示,近十年飲料店前景一片看好,2011年底約有14,282家,今年8月則有27,509家,成長家將近一倍。

若以飲料店業別分析,主打冰品、水果、甜點及冷熱飲的「冰果店、冷熱飲店」無論是2011年或2022年都占了飲料店逾八成,堪稱是飲料店業的主力部隊。

飲料店業別第二多為「咖啡館」,2011年約1,592家、占飲料店約一成,今年則已成長至4,096家、已占飲料店業占比約一成五,家數成長近15%,增幅明顯高於其他類型飲料店。

據最新統計,全國咖啡館家數占比前六名均為直轄市,以台北市929家居首;台中市474家次之,新北市459家為全國第三;而以人口及面積計算,台北市每萬人口有3.8家、每平方公里就有3.4家咖啡館居冠於全國。

飲酒店、茶藝館近十年變化趨勢則是呈現微幅下滑,飲酒店飲料店占比與2011年相比下滑3.1個百分點,茶藝館則是下滑2個百分點。

有趣的是,對於全國咖啡館業僅有4,096家似乎低於預期,經濟部解釋,有些業者可能會選擇先申請餐廳,經過數十年轉型,再從單純飲料店、餐廳改為單獨賣咖啡;其次是並非只要販售咖啡就會被認定為咖啡館業,許多業者都會有販售咖啡,但均採取複合式經營,因此都登記為「餐館」。

而知情人士道出咖啡館業者不太願意登記成「咖啡館」是有歷史緣由。日據時代咖啡館具特種行業色彩,國民政府來台後就將其登記為「特種咖啡茶室業」,課徵較高營業稅。

雖然後來修法將無陪侍的咖啡館業稅率調至與一般餐廳、冰果店相同,但許多人仍擔憂被汙名化,導致曾經有段期間,咖啡館業者寧可選擇登記為餐廳、冰果店,也不要選擇「名符其實」的咖啡館。

咖啡館

延伸閱讀

台南東山咖啡24支生豆獲國際精品 黃偉哲:推向國際

批發業營收 終結連24紅

飲料點「去冰」卻有很多大冰塊 網指關鍵要點「完全去冰」

防滑厚紙板害人慘摔 法官認沒吸水沒用 飲料店得賠65萬

相關新聞

房市329檔 衝8,400億天量

329檔期案量大爆發,根據591新建案統計六都、新竹縣市七大行政區推案狀況,今年329檔期總銷8,425.8億元,年增2...

房市交易急凍 前二月六都移轉大減28%

六都昨(1)日公布2月買賣移轉棟數,共15,817棟,月增25.4%,年增1.1%,量能與往年同期比,相對持穩。不過,若...

九年級生心目中的夢幻企業 台積電、國泰金、長榮稱霸

往年自3月份開始,就是進入校園徵才旺季,除了疫情衝擊淡化,今年更是首度有「九年級生」新鮮人,即將投入職場,根據yes12...

同意率達8成!中華快遞不滿公司承諾跳票 將突襲式罷工

中華快遞員工不滿公司未履行承諾,在賺錢的情況下,未按照前2年標準平均發放績效獎金,加薪制度承諾也跳票,11日發起罷工投票...

經營權之爭未落幕 泰山公司派痛批:詹岳霖是現代版晉惠帝

泰山經營權之爭未落幕,前董事長詹岳霖將關鍵持股賣給市場派龍邦,對此,公司派今日發出公開信,痛批詹岳霖是「晉惠帝」。

公司章程草案列百工百業 台鐵:不能限制公司未來面向

台鐵局將於2024年1月轉型為公司,交通部日前討論子法中有關公司章程時,發現台鐵在公司營業項目中幾乎列出百工百業,除運輸...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