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仲:商用市場買氣趨保守 明年價量小幅修正
全球信義資產公司表示,今年商用市場買氣趨向保守,主要以工業地產、商辦作為支撐,截至12月20日,交易量約新台幣1600億元;預估明年商用市場價、量將有所修正,但幅度應不劇烈。
信義全球資產22日公布今年上市櫃法人商用不動產交易情況,受俄烏戰爭、美中科技戰、全球通膨及升息等因素影響,買氣趨向保守,截至12月20日止,交易量為1600億元,仍是近5年來較高水位,主要以工業地產、商辦作為支撐。
比較今年各季交易表現,高點落在第3季的703億元,占全年交易44%,主要是航空城標售案企業進駐搶地,大筆投資額推高交易量;但隨著中央銀行第4度升息,第4季傳統旺季表現不如預期,交易量僅200億元,在今年各季表現中排名最末,較去年同期530億元衰退62%。
信義全球資產公司投資部副總歐人彰分析,今年商用不動產仍能處於高水位,主要有3大因素支撐,首先是產業升級刺激擴廠需求,加上企業布局倉儲、物流中心,帶動工業地產交易熱絡,今年總價前5高的工業地產交易皆為工業區及產專區土地,且全年工業地產交易達711億元,占全年交易44.4%。
其次是今年商辦交易成長顯著,交易額為408億元,較去年的144億元成長183%,主因除了企業大多朝廠、辦分離思維布局外,部分企業的辦公室出現舊換新的需求,推升商辦交易量,激勵建商投入商辦產品開發。
最後是以買方結構來看,除了以企業自用為大宗外,壽險業雖面臨防疫保單等挑戰,但仍積極前進商用不動產市場,統計金融壽險產業今年購置商用不動產交易累計達483億元,占全年交易30.2%。
展望2023年,信義全球資產公司顧問發展部經理林建勛分析,經濟成長放緩、外銷訂單表現下滑,可能影響部分企業營運資金運用策略,甚至會有處分資產的需求,對仍有購置需求的企業、甚至是投資型買方,相對而言是可以切入的機會點。
林建勛指出,預估明年商用市場的價、量可能有所修正,但幅度應不會太劇烈,且隨著防疫政策解封帶動國內旅遊,觀光餐飲與連鎖零售產業回溫,內需市場將成為明年經濟支撐關鍵。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