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加軍艦聯合任務通過台海 共軍東部戰區:全程跟監警戒

陸男師出軌博士生 助發高水準論文還幫她獲得大學教職

媒體人再發聲明指遭傅崐萁性騷擾 點名郝龍斌出來說明

評比上市櫃公司永續報告書 勞部:僅12%優於勞動法規

今年職安署首度化身「秘密客」,主動評比588家電子、金融保險業上市櫃公司的永續報告書,選出29家績優企業,同時發現雖高達95.3%的企業設有職場健康與安全政策,但僅約12%有優於法規的作為。記者葉冠妤/攝影
今年職安署首度化身「秘密客」,主動評比588家電子、金融保險業上市櫃公司的永續報告書,選出29家績優企業,同時發現雖高達95.3%的企業設有職場健康與安全政策,但僅約12%有優於法規的作為。記者葉冠妤/攝影

為響應全球永續發展,勞動部推動職場健康勞動力永續發展111-115年中長程計畫,並制定「職場永續健康與安全SDGs揭露實務建議指南」供業界參考運用,今年職安署更首度化身「秘密客」,主動評比588家上市櫃公司的永續報告書,選出29家績優企業。不過,職安署發現,雖高達95.3%的企業設有職場健康與安全政策,但大多停留在基本法規要求與職業傷病發生情形等被動指標,僅約12%有優於法規的作為。

依金管會規定,達一定規模的上市(櫃)公司每年應編製永續報告書,並應參考全球永續性報告協會發佈準則,揭露經濟、環境及社會重大主題的影響及績效指標,其中GRI 403職業健康與安全揭露準則自2021年生效。

職安署職業衛生健康組組長張國明表示,勞動部蒐集國內外各大企業績效指標,訂定中英文版的「職場永續健康與安全SDGs揭露實務建議指南」,訂定基本指標及進階指標,並提供質性與可量化數據及實務案例,供業界應用。今年更首度化為秘密客,鎖定電子業、金融保險業,主動檢視、評比588家上市櫃企業的永續報告書,並選出前10%、29家績優企業,包括聯電、台積電、穩懋、元大金等企業上榜。

不過,張國明指出,從這588家上市櫃企業的永續報告書發現,國內88%上市櫃企業鑑別「職業健康與安全」是僅次於「經濟績效」的重大關注議題,95.3%企業設定有職場健康與安全政策,但對應的績效揭露大多都停留在基本法規要求與職業傷病發生情形等被動指標,僅約12%為優於法規的作為;進一步分析發現,雖然80%企業有提及職場危害辨識與風險評估管理作法,但僅20%企業運用GRI 403領先指標與量化數據呈現具體績效,整體表現參差不一。

張國明說,明年將以「營造業」與「食品化工業」為重點產業,且將逐年發展不同產業特性的工具指引及建立獎勵制度,引導企業透過供應鏈管理及市場(訂單)機制,提升整體產業推動與落實相關作為。目前僅12%上市上櫃企業符合勞動部所訂定的績效指標,期盼未來能提升至95%。

職場 勞動部

延伸閱讀

「潮電.老爺」與雙好2by Wu&Chen、台電文創推生活永續

臺鹽六度奪金 獲2022TCSA台灣永續獎

中油ESG績優 獲BSI領航獎

2022企業永續獎揭曉/東聯 拿永續報告書金獎

相關新聞

長榮、華航股價續飛 但航商嘆賺到的多送「它」

航空雙雄長榮航(2618)、華航(2610)近日股東會接連釋出利多,尤其第三季暑假旺季時客運收入維持高檔,今年獲利將有望創新高。但業者嘆賺到的錢恐將被三種上漲成本給侵蝕,想盼到機票價格調降的旅客,短期內不容易如願。

陽明股東會通過配息20元 鄭貞茂:只要未來沒有巨大虧損 每年都可發放

陽明(2609)今(26)日舉行股東會,由董事長鄭貞茂、總經理杜書勤主持,會中通過每股配息20元。有股東爭取增發股利,也...

台塑石化王國大功臣李志村辭世 為王永慶招募首批入職大學生

台塑今天公告,最高顧問李志村逝世,享壽89歲。李志村是台塑創辦人王永慶重臣,被譽為「台塑石化王國背後的大功臣」

房價鬆動該轉租為買? 專家曝兩圖:選錯身家差千萬

近期部分地區房價出現鬆動,不少租屋族又陷入繼續租房,還是進場買房天人交戰中。馨傳不動產執行長何世昌以北市25坪房買房10...

不再是K書中心?路易莎靠這店型毛利創新高

本土連鎖咖啡品牌路易莎(2785),2022年合併營收達21.7億元新台幣,大幅成長16%,每股稅後盈餘新台幣5.03元,毛利率54.72%創新高!因售價親民、免費充電與被稱「K書中心」的路易莎,如何靠特殊店型創造停留經濟和高毛利?

泰山本業虧爆!70年老品牌只剩經營權之爭?

深耕台灣70年,泰山(1218)八寶粥、仙草蜜是台灣人共同記憶,如今隨著泰山經營權之爭白熱化,有被犧牲的疑慮。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