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5億高中生非同性戀」租客嘆他傻 揭露賴家為人:以為是低收入戶

躺著賺?「出租帳戶」給詐騙集團 他住旅館2周每日進帳3千元

資誠推8大數位產品 主打2大碳盤查神器助攻企業

資誠(PwC)今舉辦數位產品說明會。記者巫其倫/攝影
資誠(PwC)今舉辦數位產品說明會。記者巫其倫/攝影

協助企業數位轉型,資誠(PwC)今(30)日舉辦數位產品說明會,推出包括碳盤查Emissions Tracker、神碳計算機等8項數位產品服務。資誠所長周建宏表示,透過數位科技進行普惠服務,解決痛點是管理主軸,特別是高階管理人員不足的企業,善用內建經營管理智慧的數位工具,將大幅解決管理上的痛點。

資誠今天發布8大數位產品說明會,包括Emissions Tracker、神碳計算機(Carbon Calculator)、法務雲(Cloud Counsel Solutions)、財稅智慧雲(CFO Insight)、稅務智慧管理系統、人資洞察儀表板(HR Insight Dashboard)、數位法令遵循管理平台(Compliance Management System)、數位風險導向內部稽核系統(Risk Assessment System)。

周建宏指出,數位時代要學會透過數字、數位管理,資誠動員大量人力協助企業把「know-How」擠出來,此次有別於過去資誠的收費標準,希望「以量取勝、親民價格」,藉由衝量讓大部分客戶可享受到富。

他指出,此次8大數位產品中,財稅智慧雲是針對成長期企業,由於交易越來越多元且複雜,很多企業不懂數字管理,就要找財務長,但財務長除了薪水成本外,找不到人才更是一大問題,例如基隆七堵的公司想要找財務長,但往往被內湖、南港的公司搶先一步攔走,透過財稅智慧雲協助,可望解決企業通點。

數發部數位產業署署長呂正華則提到,資誠打出普惠、親民價格,降低資誠過往收費水準,用普惠方式導入數位化,且在此時淨零轉型、數位轉型,是國家最大的兩個轉型課題,資誠推出8大數位產品很重要。

資誠創新諮詢公司董事長盧志浩強調,未來的數位轉型不只是資訊和新科技的導入及應用,必須搭配業務、科技及組織文化等諸多面向一併考量,才能收到全面性的良好成果。

尤其,近年淨零轉型成為各大企業重點,資誠此次推出2項數位產品與排碳議題相關。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長李宜樺指出,資誠開發兩套碳盤查系統,其中神碳計算機可望成為企業減碳顧問、指引分析,提供企業雲端協同作業的碳盤查環境,展開短中長期企業碳管理,這部分是針對台灣法規規範,適合中小型企業。

而大型企業則適合Emissions Tracker,遵循國際標準框架,提供安全可靠的中央資料庫,蒐集來自營運和價值鏈中源系統的定量和定性碳排放資料,透過系統上傳整理自動化蒐集和管理,並使用基於溫室氣體協議(GHG Protocol)、全球標準化框架並涵蓋範圍1、2及3排放的工具,確保報告中資料來源的品質和透明度。

資誠 中資 雲端

延伸閱讀

PwC Taiwan數位產品說明會 擁抱普惠數位服務

高雄「運動城市」產業升級 產官學體跨界論壇今登場

疫後經濟的轉型與挑戰/張國浩:數位轉型 改變銷售模式

萬事達卡 強化FinTech 拚創新

相關新聞

陽明股東會通過配息20元 鄭貞茂:只要未來沒有巨大虧損 每年都可發放

陽明(2609)今(26)日舉行股東會,由董事長鄭貞茂、總經理杜書勤主持,會中通過每股配息20元。有股東爭取增發股利,也...

台塑石化王國大功臣李志村辭世 為王永慶招募首批入職大學生

台塑今天公告,最高顧問李志村逝世,享壽89歲。李志村是台塑創辦人王永慶重臣,被譽為「台塑石化王國背後的大功臣」

房價鬆動該轉租為買? 專家曝兩圖:選錯身家差千萬

近期部分地區房價出現鬆動,不少租屋族又陷入繼續租房,還是進場買房天人交戰中。馨傳不動產執行長何世昌以北市25坪房買房10...

不再是K書中心?路易莎靠這店型毛利創新高

本土連鎖咖啡品牌路易莎(2785),2022年合併營收達21.7億元新台幣,大幅成長16%,每股稅後盈餘新台幣5.03元,毛利率54.72%創新高!因售價親民、免費充電與被稱「K書中心」的路易莎,如何靠特殊店型創造停留經濟和高毛利?

泰山本業虧爆!70年老品牌只剩經營權之爭?

深耕台灣70年,泰山(1218)八寶粥、仙草蜜是台灣人共同記憶,如今隨著泰山經營權之爭白熱化,有被犧牲的疑慮。

星宇航空時間壓線才說真話 北美旅客:有時間應變卻什麼也不做

星宇航空因天候因素造成逾3百名旅客滯留成田機場風波未完,有承接著JX2當晚飛洛杉磯的旅客在「星宇航空討論區」抱怨,輿論似乎只看到在成田機場滯留的3百名旅客,當天在桃機等著出發的他們也是狀況連連,質疑星宇航空明明有超過4小時的時間能夠應變,卻一直釋出早知錯誤的消息給等待的旅客。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