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女星逆轉「睡導演上位」傳聞 錄取美國名校展現實力

僅4年時間!中國大陸成為南韓最大逆差國 原因曝光

房價未納CPI失真?主計總處擬擴大房租樣本參考實價

通膨陰影還未散去,房價漲也帶動房租走揚,引發外界對於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統計失真的質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通膨陰影還未散去,房價漲也帶動房租走揚,引發外界對於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統計失真的質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通膨陰影還未散去,房價漲也帶動房租走揚,引發外界對於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統計失真的質疑。主計總處官員表示,已持續擴大樣本數,並規劃未來房租調查時,參考租金實價登錄。

CPI僅調查房租,未納入房價,屢次被學者質疑無法反映民眾生活成本;央行近日公布第3季理監事會議事錄摘要,會中除了聚焦通膨議題,居住成本高漲的情況下,CPI是否能呈現真實物價也引發論戰。

有位理事建議將住房成本反應在CPI上,另位理事則指出,歐洲央行(ECB)多年前就考量將自用住宅房價納入物價指數,雖然尚未正式取代目前物價指數,但顯示除了房租,已經思考自用住宅房價上升對物價指數的影響。

對於物價統計未納房價,主計總處說明,台灣CPI是根據聯合國(UN)、國際貨幣基金(IMF)等國際組織共同編撰的CPI編製手冊規範,符合國際標準;各國採用一致性規範,統計才能進行國際比較。

在此原則下,CPI衡量的是一般家庭購買「消費性」商品及服務的價格水準變動情形,涵蓋食、衣、住、行、育、樂等「消費性」支出;購買股票、房地產等「資產」支出則不計入。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補充,購屋支出非CPI衡量的範圍,但住宅提供的居住服務會納入CPI,也就是住宅租金。

曹志弘解釋,居住服務可分為租屋與自住,前者又分為私有住宅出租與社會住宅出租;主計總處持續精進統計方法,私有住宅出租的樣本數已經從先前的1200多戶,增加至今年的1300多戶,並規劃參考租賃實價登錄,選取具代表性的資料納入CPI統計。

外界質疑主計總處參採1.6萬戶社會住宅的租金資料,社宅租金低於行情,將壓低指數表現,曹志弘說明,住宅租金樣本數涵蓋私有住宅1300多戶、社會住宅1.6萬戶,社宅樣本數明顯較多,是因社宅租金屬於公務資料、容易取得,但實際權重只有0.02%,對CPI房租權重15.2%的影響微乎其微。

至於自有住宅,主計總處與美國、英國及日本等多數國家做法相同,採「租金等價法」衡量,以市場實際租金估算自有住宅的價格。

曹志弘也指出,今年上半年台灣房價漲9.8%,前10月房租指數累計漲1.58%,參考他國數據,歐元區上半年房價漲9.5%、房租漲1.5%,日本房價漲9.3%、房租持平,南韓房價漲6.1%、房租1.9%;將台灣房價與房租上漲的趨勢與國際相比,「沒有明顯低估」。

主計總處並表示,各國CPI不含房價,但多會另編房價指數掌握相關資訊。如美國民間標準普爾公司編製S&P/Case-Shiller房價指數、英國Halifax銀行編製標準房價指數、新加坡房地產交易所編製住宅價格指數。

台灣方面,除了國泰建設、信義房屋等民間房屋仲介業者有編布相關房價指數,內政部也分析大量的全國不動產實價登錄交易資料,按季公布全國及6都住宅價格指數。

房價 CPI 房租

延伸閱讀

美國通膨放緩 美元獨強時代結束?

一卡皮箱就入住!全台第2例私宅轉社宅 新豐明新7號招租

立委嘆蛋價回不去 陳吉仲:只承諾解決「蛋荒」沒說解決「蛋價」

台股周線已連3紅 投顧:空頭末段無基之彈、宜分批布局

相關新聞

金酒公開遴選總經理 擇優10人清明連假後面試

金門酒廠公司今天表示,金酒公開遴選總經理人事案的書面審查已完成,擇優10人將進行下階段的面試;預定清明連假過後展開面試,...

房市329檔 衝8,400億天量

329檔期案量大爆發,根據591新建案統計六都、新竹縣市七大行政區推案狀況,今年329檔期總銷8,425.8億元,年增2...

房市交易急凍 前二月六都移轉大減28%

六都昨(1)日公布2月買賣移轉棟數,共15,817棟,月增25.4%,年增1.1%,量能與往年同期比,相對持穩。不過,若...

九年級生心目中的夢幻企業 台積電、國泰金、長榮稱霸

往年自3月份開始,就是進入校園徵才旺季,除了疫情衝擊淡化,今年更是首度有「九年級生」新鮮人,即將投入職場,根據yes12...

同意率達8成!中華快遞不滿公司承諾跳票 將突襲式罷工

中華快遞員工不滿公司未履行承諾,在賺錢的情況下,未按照前2年標準平均發放績效獎金,加薪制度承諾也跳票,11日發起罷工投票...

經營權之爭未落幕 泰山公司派痛批:詹岳霖是現代版晉惠帝

泰山經營權之爭未落幕,前董事長詹岳霖將關鍵持股賣給市場派龍邦,對此,公司派今日發出公開信,痛批詹岳霖是「晉惠帝」。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