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生日快樂/立凱電 轉型鋰智財供應商

磷酸系鋰電材料與智財供應商立凱電能科技(5227)轉型攻授權,今年以來持續在北美、澳洲、歐洲等國際市場嶄露頭角,受惠於電動車關鍵零件鋰電池迎來奇蹟大逆轉,磷酸鐵鋰(LFP)電池成為全球電動車及儲能用電池的明日之星,立凱電今年以來宣布一系列為歐美南亞國家強韌鋰鐵電池材料的授權合作計畫。
立凱電董事長張聖時表示,成為關鍵材料的鋰電池產業,預估在2030年、也就是七年之後,全球產業規模會到新台幣38兆元,是現在半導體產業的三倍,在此產業浪潮下,鋰電池能源正經歷一段能源革命,甚至被稱為是未來新一代的「白色石油」,而立凱電也正處於此產業的偉大機遇中。
立凱電是2005年在台灣創立,總部與工廠均位於台灣,為全球歷史最悠久磷酸系鋰電材料與鋰智財供應商。
掌握電池關鍵技術 擁120項獨家專利
同時也為中國大陸以外,少數擁有完整LFP鋰電材料製造技術與專利的公司之一。立凱電台灣總部在全球擁有120多項獨家專利,客戶包括歐洲、美國、日本、南韓國和亞洲的知名儲能電池和電動汽車電池客戶。
隨著歐美亞LFP電池客戶盟軍迎頭趕上,立凱電客戶激增達41家,加上授權、跟現在接觸的國家,包含有挪威、瑞典、芬蘭、美國、法國、義大利、澳洲、東南亞、印度等。立凱電與客戶共同開發不同類型的LFP、LFMP產品,並生產高品質、低成本、長壽命LFP鋰電材料。
張聖時指出,公司成立17年來,累計從台灣工廠生產的產品已達15,000噸以上。立凱電向全球進行成熟的LFP專利與技術授權,協助世界各國建立高度自主鋰電池供應鏈,協助客戶推進同時具備品質與價格競爭力的量產能力。
今年下半年開始,立凱電持續在國際上傳來好消息,今年7月時,以色列化工集團(NYSE:ICL)與立凱電共同宣布,將由立凱電授權以色列化工集團有關磷酸系LFP與LFMP鋰電材料專利及量產技術,在美國實現大規模量產工廠,以加速美國鋰電池正極材料生產的發展。
以色列化工集團計畫在美國聖路易斯的園區建立3萬噸的LFP電池正極材料生產線,並在未來增加產能,該園區也是其北美總部,以色列化工集在此設有全球研發中心。
今年9月時,澳洲北領地州政府也與立凱電、澳洲企業AVENIRA LTD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由立凱電在澳洲北領地授權、建設並運營第一家LFP鋰電池正極材料廠,被授權公司完工後,目標在未來十年內每年產能提升至20萬噸以上。
此外,10月時立凱電也宣布,與歐洲鋰電池大廠FREYR Battery(NYSE:FREY)正式簽署生產授權許可和服務合約,由立凱電技術授權並支援建設FREYR在挪威的LFP正極材料量產工廠。
國外大廠尋求合作 開啟戰略新時代
在立凱電的支援下,因應未來FREYR在挪威摩城(Mo i Rana)建立先進半固態鋰電池超級工廠對正極材料的需求,此合約亦包含立凱電的持續性服務,將靈活實現FREYR Battery在全球其他區域部署的重大生產戰略。
根據以色列化工集團發布新聞稿指出,市場對鋰電池的需求繼續增長,但目前美國沒有大型LFP材料製造商,電動汽車、電池和能源儲存產業的美國製造商,迫切需要一個完整的供應鏈安全網。
此外,FREYR Battery供應鏈執行副總裁豪克 (Dr. Tilo Hauke)也說,立凱電是中國大陸以外的主要LFP正極材料生產商之一,以其世界一流的生產技術而聞名。此時取得立凱電的專業技術及能力,建立一個強大的本地化優質材料供應鏈,具有其明顯的優勢。
依照FREYR Battery電池產能計劃,目標2025年達到50吉瓦時(GWh)、2028年為100吉瓦時,2030年高達200吉瓦時,凸顯出美國正積極打造自有的電池供應鏈的決心,積極布建自己的電池「庫存」。
過去大陸強力扶植自家企業,讓陸資在LFP產業上橫掃千軍,大陸以外LFP電池材料製造商近乎絕跡。現在產業來看,大陸以外的倖存者就剩兩家,就是立凱電及日本住友金屬礦山。
張聖時表示,西方世界在多年前開始產生警戒心,2020年開始,許多電池廠、汽車廠不斷上門要求合作開發,也因此讓今年掛牌滿九年的立凱電正式開啟LFP戰略新時代,全面轉型為LFP智財供應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