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春秋/職場工具人 多技能護身
「你覺得自己是職場工具人嗎?」朋友問我。我愣想一下,「我或多或少…曾經是職場工具人吧!」
何謂職場工具人?意指不會主動思考、發想問題點,只是單純聽從工作指令完成事務;久而久之,形成一種被動且重複性勞動行為,為企業管理者所使用。
剛進入職場的菜鳥,由於不具備相關工作經驗,大多只能遵從公司主管發號施令或資深前輩的帶領做事。而依據性格不同,在歷經這類菜鳥工具人的階段後,有些人從中鍛鍊獨立思考的能力,延伸許多創意發想,運用在未來的工作領域上;也有些人會習慣並安於上層指示來辦事,不多作他想,規規矩矩完成份內工作就是。
一般來說,可能有人覺得循環例行事務的工作模式沒啥不好,但身在競爭激烈的職場江湖,必須有些危機意識會更好。
例如你從事的工作內容與能力,是否無可取代?否則,就算你在重複性事務的熟悉度不輸他人,多數企業在人事資源管理上,仍不時需要有新血加入、新舊人力傳承等實際層面必須考量與面對。
有些人也許天生個性比較活溜,不善於聽話照做,也具有職場危機意識。曾有原本從事專業文字校對與排版的朋友,在歷經公司因應人事成本縮減後,深知只具備單一專業技能的基層員工,通常比較容易先「被調整」、取代掉。
基於喜歡文化事業的環境,朋友們沒有選擇轉換職場跑道,卻懂得自我擴充出版工作內容與視角,進而投入編輯、企劃或美術設計、印務製作等相關領域再學習精進;如此一來,面對未來局勢轉折變化,才有更多元且充足的實力應對。
我認為,即使工作性質比較屬於重複性勞動這類範疇,在大部分企業管理運作當中,仍有其階段性、一定程度的需求與貢獻。
重要的是,從事這類循環固定的重複性工作者,能否從中享受工作的成就感呢?有成就感,才能將工作的熱情喜悅投注其中,形成自己和工作之間的友善循環。
如果你能從例行事務中發現獨有的樂趣與價值,並融入其中,老闆或主管經常見你忙得開心、累得歡喜的樣子,凡事主動積極、樂觀處理的態度,就算是職場工具人,應也屬不可或缺才是!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