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今贏/向上提建議 要具備六識
服役時和同僚閒聊,C笑嘻嘻說:「我告訴你一個秘密,老闆對你很有意見哦!」原來出差時,老闆和幕僚群用餐時告訴大家:「如果不是不得已,實在不太喜歡問某某意見,問了之後更不得已。」
因為氣氛輕鬆,幕僚長提問原因,老闆戲謔表示:「有些事我很不想做,問他能不能想個辦法不必做,他直接回答我『不能』;有些事我要試試看,問他意見,他斬釘截鐵告訴我『不行』,最討厭的是,只要被他知道,不想做的事變成一定要做,想做的不能偷做,不過照他的話,好像買了保險,你們說他是可愛還是討厭?」同僚們聽了哈哈大笑。
《晏子春秋》記載,崔杼弒殺齊莊公立景公,和慶封裹脅大臣、名流、百姓代表,恫嚇眾人不支持結盟將被殺掉。
輪到晏子發誓時,晏子指責崔杼應該受到天譴,崔杼威脅利誘晏子,把剛剛說的話收回,就可以共享齊國。
晏子不願意改口,有人勸阻崔杼,崔杼不得不放掉他,晏子離開時仍然不忘數落崔杼:「您已經大不仁,放了我只是小仁小義,還是不忠」根本不怕崔杼火冒三丈。
不同的個性的領導者思維不同,有些領導者像受寵的小孩,擁有權力地位資源,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身為部屬應該幫助主管,遇到高層交辦事務,要提出建言防止犯錯,不必逢迎當應聲蟲;但是提出建議的目的,是希望被接納採用,不是炫耀小聰明搶鋒頭,即使講得有道理,讓同事下不了台,都會惹人厭,何況是主管,照樣吃閉門羹,所以方法態度要講究。
《韓非子.說難》「凡說之難:非吾知之有以說之之難也,又非吾辯之能明吾意之難也…在知所說之心,可以吾說當之。」指出說服的關鍵在於:能不能了解對方的的心理,然後採用善巧順應,想法不同就會脫離實際,即使表面被接受,最後一定被疏遠拋棄,何況不見得是自己想得沒錯。
向主管表達意見,除了具備『見識(遠見)、口識(表達)、膽識(勇氣)』以外,同時要識人(對象)、識時(時機)、識機(狀況)。
想要突破心防,不能一廂情願硬套硬塞,先要毫無私心站在對方立場,了解對方實際上想什麼或要什麼,再以直接或迂迴方式,點出利害關係,切中對方的心意,告訴可行和不可行的理由,方能驚醒夢中人,若是執迷不悟,也要注意不要附和或惡言頂撞,適度幽默很重要。
領導者高高在上,所有言行都看得到,決策正確就是英明神武,如果有問題,就要自行承擔,願意傾聽分辨和從善如流的領導者,讓追隨者願意知無不言而且言之有物。
▪ 竹科獎金減!竹北房市近2年交易量腰斬 價格反漲3成原因曝光
▪ 永慶房屋發布調查:消費者看房價 很難下跌
▪ 「裕隆城」商場開幕在即!逾7500坪住宅區土地 最新開發進度曝光
▪ 天龍區房價驚死人 公寓均價一坪上看84萬
▪ 文山區補習班1.82億賣樓再回租 專家曝背後原因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