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迪產線產品改造升級 前三季獲利為去年近二倍

茂迪(6244)上半年積極針對台灣及大陸安徽廠進行茂迪改造升級,同時在產品轉換效率上的突破以及有效的降低成本,前三季度獲利已逼近去年兩倍。
茂迪稍早公布111年第3季及前三季財報。第3季每股純益0.26元,優於第2季的0.16元;前三季歸屬於母公司業主純益為1.94億元,每股純益0.54元,超越去年全年獲利,接近去年獲利的二倍。
茂迪董事會去年通過資本支出案15億元,為近幾年少見大手筆提出資本支出,主要用於擴產次世代TOPCon(穿隧氧化層鈍化接觸)電池模組產線和衝刺漁電共生太陽能系統,全力搶攻綠能商機。
茂迪總經理葉正賢表示,茂迪2023年三大策略為力推N型TOPCon產品、拓展太陽能電廠、漁電共生異業結合。其中,茂迪太陽能電廠今年至9月底掛表約33MW,預計明年上半年可達到70~80MW。
葉正賢表示,今年因為產線調整,營收不如去年,但隨著高效模組出貨增加,毛利率穩定提升,第2季毛利率重回兩位數的水準。目前訂單能見度看到明年第2季,在TOPCon出貨貢獻放大之下,毛利率還會進一步提升。
另外,馬鞍山廠也完成改造,目前供應給日本市場,另外歐洲、中東、南美客戶也在接洽中,今年海外市場銷售比重拉升到35%~40%,明年海外市場成長動能看好。
葉正賢強調,由於TOPCon電池的材料與元件特性,可在清晨黃昏及陰雨天等弱光環境與在烈日高溫環境中,發電能力增加2%以上,也沒有一般模組在照光後會功率衰減的現象。優異的發電效率將使電廠建置成本BOS下降7%,使發電收益提高至少6%,對太陽能電廠之投資報酬率(IRR)至少增加2%。
至於茂迪進軍漁電共生案場的策略,葉正賢說,公司以「養殖為主、光電為輔」,擁有自家專業養殖團隊,並投資鋒沛海洋股份有限公司,以作為漁電領域的合作平台,結合該公司的科技養殖與水產加工廠。期望使台灣閒置魚塭重生、一地二用,並導入漁產契作概念,在兼顧食品安全的前提下,達到漁電雙贏的共生目標。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